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元1972...

30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77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3-1 前言 延續影響文化遺產場所管理三要素的探討過程,本章節將探討國際維護文獻中對於 文化遺產「管理概念」的論述層面。在上一小節中筆者談到了文化遺產一定得面對的外 部變化因子,這些變化因子無論是起源於自然或人為的介入使然,都會對文化遺產的價 值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因為如此,許多身處第一線的文化遺產保護團體、組織以及國 際性的文化遺產組織,均開始思考這些變化條件該如何因應與控制。然而,這當中國際 社會對於國際共識的看法也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 1950 年代以後的國際關係開始藉 由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方式開始修補而有了轉機,聯合國的角色當然是位居關鍵,但是在 文化遺產的範疇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則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 50 年代以後也相繼成立了 ICCROM ICOMOS 兩大專司文化遺產維護工作的國際性組 織。在這些國際組織的運作下,國際共識的凝聚是透過文本的建立來達成,諸多國際文 本所形成的國際維護文獻則成為文化遺產管理實務上的參考依據。最後,也將從國際維 護文獻中尋找出「組織結構」、「策略規劃」、「人力資源」以及「監控機制」等四項管理 功能的論述,藉此來探討國際維護文獻如何看待文化遺產管理的變化因子。 3-2 文化遺產管理的發展脈絡 在西方國家,歷史保存(historic preservation)的專業論述在二次大戰以後,便藉由 政治、技術、與科學的不同步趨,使得這些概念與政策已儼然成為每一個國家必經的文 化發展過程,並且朝向 Jokilehto 所認為的「現代維護運動」(modern conservation movement)邁進(Jokilehto, 1999: 1) 。在現代維護運動為主的概念發展下,世界各國開始 透過各種不同的國際組織、國際憲章、國際會議等等行動來建構文化遺產的專業論述 場域,同時制訂許多規範來限制或約束保存行動的執行與方向,這也開啟了管理行為介 入文化遺產事務的機會。 緊接著 1960 年代文化遺產維護論述的改變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個階段導入了 規劃者與管理者進入維護與經營決策體系,因此往往因行銷定位的轉變,使得將遺跡的 歷史焦點轉換成另一種新的產品,於是供需關係變成得依據消費者的習性來決定標準, 而管理工作也因為這個原因介入到市場機制之中。到了 1970 年代「世界遺產公約」被 提出後,參觀訪客開始成為遺產管理的問題來源。同時間,幾個歐洲國家的政府單位能 夠為遺產所付出的預算開始下降,反之,參訪者躍身一變成為維護遺產過程中提供經濟 來源更為重要的角色,然而此時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在參觀訪客與遺產保護之 間尋求一種平衡點,這當中包括了對參觀訪客的人數統計與限制、行為、態度以及特質 等等,這些限制與規範再次將管理的重要性反映在遺產事務中。因此, Ashworth(1994: 15) 在〈從歷史到遺產 - 從遺產到認同:概念與模式的釐清〉(From History to Heritage - From Heritage to Identity: In search of concepts and models)提出了從保存、維護再到遺產的演 進過程關係(如圖 3-1),這個概念圖的另一個意義就在於保存、維護與遺產之間的關係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77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3-1 前言

    延續影響文化遺產場所管理三要素的探討過程,本章節將探討國際維護文獻中對於

    文化遺產「管理概念」的論述層面。在上一小節中筆者談到了文化遺產一定得面對的外

    部變化因子,這些變化因子無論是起源於自然或人為的介入使然,都會對文化遺產的價

    值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因為如此,許多身處第一線的文化遺產保護團體、組織以及國

    際性的文化遺產組織,均開始思考這些變化條件該如何因應與控制。然而,這當中國際

    社會對於國際共識的看法也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1950 年代以後的國際關係開始藉由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方式開始修補而有了轉機,聯合國的角色當然是位居關鍵,但是在

    文化遺產的範疇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則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50 年代以後也相繼成立了 ICCROM 與 ICOMOS 兩大專司文化遺產維護工作的國際性組織。在這些國際組織的運作下,國際共識的凝聚是透過文本的建立來達成,諸多國際文

    本所形成的國際維護文獻則成為文化遺產管理實務上的參考依據。最後,也將從國際維

    護文獻中尋找出「組織結構」、「策略規劃」、「人力資源」以及「監控機制」等四項管理

    功能的論述,藉此來探討國際維護文獻如何看待文化遺產管理的變化因子。

    3-2 文化遺產管理的發展脈絡

    在西方國家,歷史保存(historic preservation)的專業論述在二次大戰以後,便藉由政治、技術、與科學的不同步趨,使得這些概念與政策已儼然成為每一個國家必經的文

    化發展過程,並且朝向 Jokilehto 所認為的「現代維護運動」(modern conservation movement)邁進(Jokilehto, 1999: 1)。在現代維護運動為主的概念發展下,世界各國開始透過各種不同的國際組織、國際憲章、國際會議…等等行動來建構文化遺產的專業論述場域,同時制訂許多規範來限制或約束保存行動的執行與方向,這也開啟了管理行為介

    入文化遺產事務的機會。

    緊接著 1960 年代文化遺產維護論述的改變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個階段導入了

    規劃者與管理者進入維護與經營決策體系,因此往往因行銷定位的轉變,使得將遺跡的

    歷史焦點轉換成另一種新的產品,於是供需關係變成得依據消費者的習性來決定標準,

    而管理工作也因為這個原因介入到市場機制之中。到了 1970 年代「世界遺產公約」被提出後,參觀訪客開始成為遺產管理的問題來源。同時間,幾個歐洲國家的政府單位能

    夠為遺產所付出的預算開始下降,反之,參訪者躍身一變成為維護遺產過程中提供經濟

    來源更為重要的角色,然而此時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在參觀訪客與遺產保護之

    間尋求一種平衡點,這當中包括了對參觀訪客的人數統計與限制、行為、態度以及特質

    等等,這些限制與規範再次將管理的重要性反映在遺產事務中。因此,Ashworth(1994: 15)在〈從歷史到遺產 - 從遺產到認同:概念與模式的釐清〉(From History to Heritage - From Heritage to Identity: In search of concepts and models)提出了從保存、維護再到遺產的演進過程關係(如圖 3-1),這個概念圖的另一個意義就在於保存、維護與遺產之間的關係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78

    並非各自取代,而是同時並行,但卻是遺產引領一切的局面。

    圖 3-1 從保存、維護到遺產的時間歷程圖 《資料來源:筆者重繪自 Ashworth, G. J. (1994:15)》

    1990 年代,Hall 與 McArthur(1998: 5)認為遺產管理的問題再次地進行本質上的

    轉變,這次的轉變是提昇遺產管理的人文面向(human dimension),這部份轉變的原因筆者認為是澳洲的「布拉憲章」(Burra Charter)在 90 年代末期的修正版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布拉憲章」中所強調文化遺產維護與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便是以人文思考為前

    提的結果。因此,遺產管理制度的動態性也隨著管理對象或涉入對象的多樣化而無法再

    以傳統的日常管理態度因應之(如表 3-1),意即傳統的日常管理將無法滿足當代遺產活動之行為,而必須重新從組織定位的角色起,開始思考文化遺產、管理者與使用者之間

    的三向關係,進而訂定出適切的管理維護計畫或是經營策略。

    表 3-1 國際間文化資產保存概念演進的階段性進程

    時間 對象 範圍 態度與手段 管理方式 附加效益 行動者

    文化紀念物- 1970

    建築物

    原地

    (In situ) 修復/保存 日常管理

    一般觀光

    古物市場 A1

    文化遺產 1970 -

    2000 自然遺產

    區域

    (Areas) 保存/維護 空間管理

    文化觀光

    文化經濟 B2

    2000 - 多樣性遺產 場域 / 地景 動態維護 動態管理 遺產事業體 C3

    1 A.傳統行動者:修復建築師、歷史學家、詮釋者(interpreter)。 2 B.當代行動者:設計專業:建築師、修復建築師、景觀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研究人員:歷史學家、考古學家、as-found specialists;計畫人員:包含了以社會學家與經濟學家為主的團隊;詮釋人員:計畫師、設計師、行政人員;發展專業人員(development specialists):稅務律師、資產顧問;技術人員、行政人員、管理人員、保存人員、技藝人員。 3 C.未來行動者:遺產經理人、生態保育專家、地方社群參與者…等。

    1850 +

    保存 (Preservation)

    維護 (Conservation)

    遺產 (Heritage)

    1960

    1980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79

    (Settings /

    Landscape)

    備註:1.「時間」的分野第一階段以 1970 年代世界遺產的出現為界,第二、三階段以 2000 年為

    界的原因是 2000 年聯合國開始推動文化遺產多樣性的觀念,使得相關的管理觀念開始改變。2.

    「範圍」則是從原址原地演進到保存區的概念,再到 2000 年以後更廣義的場域或地景的概念。

    3.「態度與方法」與 4.「管理方式」是連動的關係,由於管理文化資產的觀念與態度,從建築物

    的保存與修復,再到以維護(conservation)為主的觀念,第三個階段則是因為管理論述的導入,

    而影響到維護的機制必須具備動態處理的能力,使得動態維護與動態管理之結合是為了因應社會

    急速增加的各種變化之所需。5.「附加效益」則是指從單一的古蹟修護與一般觀光演進到文化經

    濟與觀光的附加效益,最後到了第三階段已儼然成為龐大的文化事業經濟體,如:英國的 National

    Trust。《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承上述,隨著全球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來臨後,仔細觀察近十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所設立的「世界遺產」相關遺產政策(heritage policy)後發現,傳統文化遺產的保存已逐漸從過去純粹由「修復技術專業」為導向的保存觀念,而漸漸轉型成以維護為主體並

    且透過「管理」的制度將文化遺產的多元價值面向做更具整體性且完整的計畫呈現,而

    這些概念的實踐正反映在當前各世界遺產大國對待文化遺產的主要經營策略上。回顧西

    元 1972 年「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實行以來,全世界主要國家的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工作便開始朝向「專業分工」與「整合專業」等二大目標努力,在專業分工的

    部份例如:ICOMOS 負責掌握世界文化遺產關於技術人才與專業評估的工作,在整合專業的部份則是透過「維護管理計畫」(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lan)來對所有的世界文化遺產進行不同階段的評估與修正,世界遺產委員會也會要求締約國(state party)申請世界遺產列名時必須提出相關公、私部門的保存組織、相關配套法令以及經營管理計畫

    做為基本的網絡資源,尤其是經營管理計畫更是世界遺產委員會所特別重視的部份,因

    為計畫內容可以看出締約國對文化遺產短、中、長程的經營方針,並且能夠確實掌握相

    關預算經費的籌措能力,這與台灣面對古蹟管理營運的做法大不相同,是故,建立完備

    的文化遺產管理計畫是有助於古蹟保存的實踐獲得更佳的成效之所在。

    除了 Ashworth 所提出的遺產進程外,McKercher & du Cros(2002)也試著將廣義的遺

    產管理觀點放在文化遺產管理與觀光事業上來思考,提出了五個關鍵的管理動作(如表

    3-2):(1)開始與持續建立遺產資料列冊管理的流程;(2)開始制訂相關保護法令;(3)逐漸將遺產管理導入專業導向;(4)利害關係人的諮詢與參與;以及(5)應檢視身負管理責任的專家群、利害關係人與公部門。McKercher & du Cros 這五個階段反映在 Ashworth 所定義的三個範型裡,但 McKercher & du Cros 卻詳細的闡述了這三個範型所代表的階段性意義,例如:保存階段的文化遺產管理是建立在清查造冊與建立法令完

    備的基礎上。維護階段則是開始將文化遺產管理視為一種專業來探討利害關係人與文化

    遺產之間的關係,至於遺產階段則是一種省思、監測的永續維護觀念。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80

    表 3-2 西方社會對於文化遺產管理、觀光考量的歷史發展架構

    範型 階段 文化遺產管理指標 觀光指標

    清查造冊 ‧社群的重要性逐漸受重視; ‧遺產資產開始文件化; ‧管理工作從業餘到專業的演進。

    ‧1841 年第一個組織化的商業旅程(Thomas Cook); ‧大眾觀光興起於 1800 年代。

    保存 (c.1800s-1960s)

    法令濫觴

    ‧第一代確認遺產資產需要受到保

    護的相關法令; ‧關注在有形遺產而非無形遺產;

    ‧開始創設政府單位的遺產部門;

    ‧部份政府機構開始嚐試整合各種

    部門與法令問題。

    ‧承認觀光的衝擊; ‧地方政府與各城市開始納入觀

    光規劃; ‧類似迪斯奈樂園的主題公園出

    現; ‧承認觀光吸引力是需要遺產資

    產商品化的。

    專業導向

    ‧非營利遺產組織遍佈各層級; ‧專業倫理規範的成形、各國際憲

    章的維護原則…等。 ‧發展遺產相關的專業領域(公、

    私部門)以及對遺產本身有利的保

    險; ‧遺產資料數位化的基本建立; ‧確認遺產本身在都市規劃與土地

    使用管理之間的聯繫(例如:維護

    區域、都市休閒區、觀光場域)。

    ‧觀光領域的加入; ‧非營利的觀光組織出現; ‧觀光規劃發展成為一種專業與

    學門; ‧歷史性主題園區出現; ‧1975 年開始文化觀光成為一種觀光商品的類型。 維護

    (1960s-1980s)

    諮詢利害關

    係人

    ‧廣泛的排序利害關係人名單; ‧確認具衝突的地區; ‧花更多的心思在地方社群上; ‧聚焦在地方社群的支援策略提

    升,像是可適性再利用; ‧文化遺產評估應該加入環境影響

    評估(EIA)的流程;

    ‧永續觀光的發展建立在重要的

    規劃概念上; ‧確認文化觀光在觀光類型中的

    特殊地位與重要性; ‧市場上開始出現利基型的文化

    觀光。

    遺產 (1990s+)

    檢視回顧

    ‧對於遺產資產利害關係人的責任

    有新的認知; ‧承認遺產資產是具備多元特質

    的; ‧法令的新增或編修; ‧開始思考「整合式維護」

    (integrated conservation)的概念;‧文化景觀概念的興起; ‧無形遺產逐漸受到強烈重視; ‧廣義的有形資產受到維護(例

    如:現代遺產、工業遺產與殖民遺

    產…) ‧逐漸瞭解到東方與西方在真實性

    與遺產的定義上的差異; ‧政府部門開始意識到「公私夥伴

    關係」(俗稱委外經營)對於遺產

    發展的重要性; ‧「反身性」的概念:文化遺產管

    理開始藉由研究、訓練、期刊與其

    他出版品來讓大眾瞭解文化遺產

    管理;

    ‧逐漸將環境影響評估轉型成文化

    遺產影響評估(Cultural 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 CHIA)。

    ‧文化觀光與永續觀光的倫理發

    展; ‧在規劃架構下考量整合觀光事

    業; ‧政府部門應該朝永續觀光的發

    展方向提出專案; ‧文化觀光是一項快速發展的市

    場現象,應該迅速建立與獲取更

    多的研究成果。

    《資料來源:筆者修改自 du Cros & Lee, 2007:9》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81

    承上述,觀光指標的議題與文化遺產管理之間產生了密切的關係,台灣過去在談論

    古蹟保存時經常會被視為一種專業的學術性問題,但在 Web2.0 世代下的遺產專業論述,已成為另一種知識經濟下的常民論述,原本不懂古蹟保存的民眾,透過已被包裝過

    的世界遺產、透過出國旅遊、透過網路資訊,瞭解到這樣的文化遺產是有被分級的,是

    需要被保護的,且可以達到另一種感動的,進而將這樣的訊息回饋到自己的地方,因此

    強化遺產論述在網路上的角色,是一種打破傳統學院教育的方式。因此,當古蹟場所或

    物件可以被「包裝」(packaging)起來,成為一種大眾消費(public consumption)時,「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遺產已經成為一種現象,這樣的現象當然也成就了觀光產業的另一個新的觀光主題契機。

    從最初是將焦點放在建築物上,實際上是反映了工業革命之後的推動經濟發展與保

    存歷史文化的衝突與矛盾。工業革命與世界大戰所肇始的保存意識,隨著時間的演進到

    了二十世紀才開始將保存的議題漸漸擴大,因此也引領出「管理」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也因為切入到管理學的領域,使得文化遺產管理者不能不談績效與監控或組織…這些非

    傳統建築保存者所會碰觸的領域,但這卻是當代遺產維護專業最核心的課題,管理終究

    是一門學問,古蹟或文化遺產再怎麼偉大,沒有好的管理措施,它的偉大也無法讓大眾

    知道或感動,這是當代的遺產管理思維,也是台灣最弱的一個關卡。因此,筆者認為文

    化遺產管理的階段性轉變(如表 3-3)反映的是概念轉變、文化元素的界定、管理內容的範疇以及管理特徵來說明目前的文化遺產管理工作所需要面對的課題。

    表 3-3 文化遺產管理的階段性轉變

    管理關鍵要項 關鍵概念 文化元素 管理內容 管理特徵

    日常管理 (資產管理)

    以保存、修復為主的保存觀

    古物、古蹟、紀念物、遺址、文物…

    個別管理、空間使用維護、物件管理

    點狀式的管理,無特定目標,或時程目標,不重視管理績效,也不重視管理人才與組織運作,純粹是站在保護的立場在維持其存在價值。

    空間管理 (場域管理)

    以「遺產」為概念的維護觀

    除了原有文化元素外,擴大「遺產」的範疇(例如:場域的擴張),並將傳統的文化元素與當代做概念整合。

    整體管理、場域管理,除了元素的掌握外,透過組織與人力的應用,將原本單一的元素管理擴張為新的事業體。

    線狀與面狀式的管理,強調區域的資源整合。

    動態管理 (監測管理)

    以「管理導向」為主的永續維護觀

    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

    主動與被動式的管理機制同時存在,並且相互牽制與資訊分享。

    三度空間的的管理(包括衛星定位系統與地理資訊系統)。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當然,上述這些階段性轉變在各國家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出現,時間點也許不一,但

    都會朝遺產概念的模式進行,因此管理的方式與模式均會面臨一樣的問題。遺產概念的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82

    成形雖然是是來自於歐洲文化勢力的崛起,但當跨國家的文化要整合為一種認同時,遺

    產遂成為一種模糊的概念對象,藉此可以包裝成各種不同的文化認同,這當然也是歐洲

    意識下的一支。但無論如何在年代上訂出時間分野,不變的步趨就是從保存、維護再到

    文化遺產管理的整合性維護(integrated conservation)概念。台灣由於不曾認真思考過保存與維護之間的差異,這對於理解西方社會對於文化遺產管理的步趨與關鍵價值將會

    造成知識的斷層,另一個問題是台灣在缺乏直接與國際組織互動的窘境下,對於國際維

    護文獻所關切的議題將延緩資訊取得的時間以及遵循國際維護文獻的意願與正當性。

    3-3 國際維護文獻的制訂與角色

    從 2-3 節中,瞭解到文化資產的概念在 1900 年代左右是受到國家法律條文所直接保護的。國際間保護文化資產的法律行為最早可追溯於十九世紀,像是 1863 年 4 月 24日的「萊柏規範」(Lieber Code),也就是著名的「美國戰地軍事指揮命令」(Instruc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of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eld),又稱 General Order № 100或 Lieber Instructions。這份由德國籍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Francis Lieber 所草擬的文件,並經由美國林肯(Abraham Lincoln)總統所頒布的命令,旨在規範美國軍人在南北戰爭期間的軍事行為,該規範中的第 34 至 36 條,分別強調了諸如:教堂、醫院或是知識傳播的場所(學校、大學、學術機構、博物館)都應該受到保護,並且還規範了在戰事期

    間若發現屬於敵方陣營的藝術品、圖書資料、科學文獻…等屬於國家或政府的資產,在

    不損害其狀態下可以搬移至他處。這份文件也被視為是自 1899 年起到 1954 年間「海牙公約」系列版本的原型,但此份文件只適用在當時美國南北戰爭期間。

    此外,紅十字會的創立者 Henry Dunant 曾因為得到俄羅斯沙皇的贊助,在 1874 年

    7 月 7 日,召開為期一個月的「布魯塞爾會議」(Brussels Conference),呼籲各國保護文化資產,主要是希望提供所有因為沒收、扣押或破壞或是故意毀壞的文化資產,應該要

    透過合法的法律程序確認其所有權歸屬問題,可惜的是這次會議的結果並未被付諸執

    行。之後在 1899 年和 1907 年先後於海牙召開兩次國際和平大會,而後者促成了 1907 年「戰事期間海軍轟炸公約」(IX、The Convention Concerning Bombardment by Naval Forces in Time of War),公約中公告了避免海軍轟炸破壞史蹟的標章,受到保護的史蹟除了醫院、信仰地,以及慈善組織之外,也納入歷史紀念物。此外,1907 年的「戰地法律與關稅公約」(IV、The Convention on Laws and Customs of War on Land)第五條內容則提出了要保護「歷史性紀念物」(historic monuments)、「藝術品」、「科學技術」。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這些公約並未充分發揮作用。1935 年 4 月 15 日,泛美洲聯盟(Pan-American Union)所擬定的「羅瑞齊條約」(Roerich Pact)則包括有美國與其他 20個拉丁美洲國家共同簽署,這份以「保護藝術、科學機構與歷史性文化紀念物」(Treaty on the Protection of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and Historic Monuments)為命名的國際條約可以視為全世界第一份為了保護文化遺產的國際性公約。這份由 Nicholas Roerich 教授為主要倡導者並且至今仍然有效的條約,由 Roerich 設計了一個褐紫紅色(maroon)圓形的旗幟,裡面包含三個以白底為背景的褐紫紅色實心圓體,象徵著受到保護的史蹟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83

    (如圖 3-2)。

    圖 3-2 羅瑞齊條約(Roerich Pact)的圖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儘管有保護組織以及交戰國雙方同意的條約,卻依然有許多文

    化遺產遭到破壞。在戰爭中期,義大利政府宣布三個重要的歷史性城市:羅馬、佛羅倫

    斯與威尼斯為開放城市(Open Cities),意指這些城市並沒有設置任何軍事設施或儲備任何軍事力量,這個宣言保護這三個城市免於受到軍事行動的破壞。直到 1954 年 5 月 14日的「戰爭衝突期間文化資產保護公約」(Th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又簡稱「海牙公約」經由UNESCO所承認通過後才產生了明確的國際約束力。此條約內容是全世界第一份以「文化資產」(Cultural Property)為命名的國際性公約,目的在喚起世人注意因為二次大戰發生期間所造成大量的文化資產遭到軍事破壞的問題。強調的是「文化遺產是屬於全體人類的」(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ll mankind),如同「海牙公約」第一條就清楚地將「文化資產」做了定義,強調具有重大價值的可移動或不可移動資產(property)都是世人所共有的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事實上,1954 年的「海牙公約」另外產生了兩份協定書,一份是在1954 年隨「海牙公約」一同發佈的第一次協定書(First Protocol4),另一份是 1999 年 3月 26 日所通過的第二次協定書(Second Protocol5)。因此許多學者認為 1954 年版的「海牙公約」是繼「萊柏規範」與「波瑞齊條約」之後的再創新6。但在二次大戰以後,尤

    其是 1972 年「世界遺產公約」頒布後,國際性的文化遺產文件便跳脫了過去法律文件中對文化資產權利義務歸屬與戰事期間保護與否的問題,而轉型為另一種觀念式、引導

    式的國際維護文件。

    全世界目前有超過一百份以上透過各種「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4 1954 年的First Protocol強調禁止可移動文化資產的出口,截至 2004 年 4 月止,共有 109 個締約國簽署。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54 年的海牙公約與第一次協定書,並不是所有締約國都一併簽署,只簽協定書而未簽公約者均在文件上用accession一詞註明,兩份文件均簽署的則用ratification一詞。 5 1999 年的Second Protocol則由 20 個締約國成立了專業機構「戰爭衝突期間文化資產保護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並且提出了多項條款來強化文化資產的保護不限於軍事衝突期間。此外,只有簽訂 1954 年海牙公約的締約國才能簽署第二次協定,但若未能簽署第二次協定的國家則僅能使用accession一詞註記。 6 因為在 1954 年版的「海牙公約」前言中便提及本公約是基於 1899 年和 1907 年版的「海牙公約」和 1935 年 4 月 15 日「華盛頓條約」(即Roerich Pact)。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84

    Organization; NGO)或是跨政府的國際組織所產生的「國際維護文獻」(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Documents)(可參閱附錄三),「國際維護文獻」的定義乃泛指一切基於保存與維護文化遺產為目的,透過國際上合法的組織單位(機構)所研擬、採認,並且有

    超過三個以上的組織單位(機構)或個人簽署或同意的國際性流通文件。這些逾百份的

    國際文件是過去近一百年來依照不同議題與保護對象而產生的國際共識,其制訂目的不

    單只是在約束各國家去遵守或實踐,更重要的是提供文化遺產一個可以依循的方向與視

    野,無論是在面對各種類型文化資產的修復、保存、維護、管理…等事務時的規範或建議。尤其是現在世界各國對於國際資訊與交流活動的重視,國際維護文獻的角色足以影

    響一個國家對於文化遺產維護政策的制訂與思考。

    目前全世界最主要制訂文獻的來源可以分為三大組織,分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以及「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這三大國際組織代表了不同的國際事務參與度、地理環境以及專業技術,但這三大單位自二次大戰以降已儼然成為文化遺產論述的先行者。

    3-3-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維護文獻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 United N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 UNESCO)創立於 1945 年,目前擁有193 個會員國。教科文組織在文化方面的負責事項,會依照既有的年度計畫方針進行。以 2006-2007 年的計畫為例,便將目標鎖定在「保護與防衛全球的文化遺產」以及「加強文化政策、文化產業以及跨文化對話」二大類,其餘文化方面的整體性策略與建議會

    不定期的反映在相關國際文件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為是聯合國體系下的機構,其文

    化部門的事務推動更是影響聯合國會員國文化政策的擬定,因此教科文組織在文化遺產

    方面所生產的國際性文件會以原則性的概念為主。

    目前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生產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海牙公約」(1954)奠定了

    文化遺產受國際組織保護的先聲;「國際考古挖掘應用原則建議文」(1956)、「監護景觀與歷史場所美景與特色建議文」(1962)、「保存瀕危的公有或私有文化資產作品建議文」(1968)、「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1972)則將人類自然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行動落實到全世界,並且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負責執行相關業務。同時,「世界遺產公

    約」也是全世界目前簽署國家最多的國際公約;「保護國家級文化與自然遺產建議文」

    (1972)、「無形文化遺產保護公約」(2003)則開啟了人類在口述、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3-3-2 歐洲理事會的國際維護文獻

    早在「歐洲理事會」(Europe of Council)成立之前,歐洲許多國家便早已開始展開文化遺產的保存與維護工作。在法國,分別在 1830 年成立了「歷史遺跡總監督(察)機構」(Inspection Générale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與 1836 年成立了「歷史文化紀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85

    念物委員會」(The Commission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在英國,則在 1882 年就提出對「古代紀念物」(ancient monuments)進行有計畫的調查工作,但卻遲至 1908 年才由「皇家古代紀念物委員會」(The Royal Commission on Ancient Monuments)開始列冊管理;在荷蘭,則是 1875 年成立了「國立關照紀念物部門」(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care of monuments / Rijksdienst voor Monumentenzorg)進行紀念物的保存工作。

    1948 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EC)在法國巴黎成立,同年「歐洲會議」(Congress of Europe)在海牙舉行,並於同年設立了「歐洲理事會」。另一個同樣是歐洲國家所支持的「歐洲聯盟(簡稱歐盟)」

    (European Union, EU)則不同於歐洲理事會的角色,不過歐洲文化遺產政策與行動目前主要由這兩條路線所構成。「歐洲理事會」為歐洲最早的國際組織之一,最初是由愛

    爾蘭、比利時、丹麥、法國、荷蘭、盧森堡、挪威、瑞典、義大利和英國等十國在 1949年 5 月 5 日於倫敦簽訂「歐洲理事會法規」(Statue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而成立,現已有 47 個會員國(包含歐盟現今全部 27 個會員國),彼此互相合作但兩者完全不同,歐洲理事會會議結論或建議往往成為歐盟或各會員國實施政策的來源或依據。

    從 60 年代開始,歐洲理事會就是保護與提昇建築遺產不遺餘力的機構,從 80 年代

    開始,更開始將焦點放在更廣義的文化遺產概念的相關事務。由於 2000 年開始進行組織的調整,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部門現在整合成一個「跨政府的工作計畫」

    (intergovernmental work programme)。並且以遺產的觀點完成了「文化遺產委員會」(Cultural Heritage Committee, CC-PAT)的計畫,這個以文化合作協調為主的專業委員會,到目前為止已經整合全部 47 個會員國以及梵諦崗與白俄羅斯兩個非會員國簽署《歐洲文化公約》。此外,「重要文化遺產之部長歐洲會議」(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f Ministers responsible for the Cultural Heritage)提供了一個高度的政治論述舞台,目前已舉辦過五屆。像是 1969 年(布魯塞爾)、1985 年(格瑞那達)、1992 年(馬爾他)這幾個會議的結論都生產出當今國際間具關鍵性的文獻資料,其中歐洲理事會在裡面所扮演

    的角色佔有決定性的地位(Ballester, 2001)。

    目前由歐洲理事會所生產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1954 年的「歐洲文化公約」

    (European Cultural Convention; European Treaty Series No.18)、1969 年的「保護考古遺產歐洲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European Treaty Series No.66)、1975 年的「歐洲建築遺產憲章」、1985 年的「保護歐洲建築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of Europe; European Treaty Series No.121)),或簡稱「格瑞那達公約」、1992 年修訂版的「保護考古遺產歐洲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European Treaty, Series No.143)),或簡稱「馬爾他公約」以及 2000 年的「歐洲地景公約」(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 European Treaty, Series No. 176)、「歐洲理事會架構下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公約」(Council of Europ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he Value of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86

    Cultural Heritage for Society; European Treaty Series No. 199)。

    3-3-3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的國際維護文獻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原名為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以下簡稱 ICOMOS)創立於西元 1965 年,成立的原因乃基於 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Venice Charter),原名為「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維護與修復憲章」(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之決議而成立。ICOMOS 是一個代表專業團體的非政府組織,其會員組成背景與人數為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遺產專業組織,雖然該組織定位在「國際性的非政府專業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of professionals),但其組織架構中的國家委員會必須要隸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會員國方能加入,因此該組織的角色不僅提供文化遺產相關事務

    的專業諮詢與人才提供,同時也直接影響國際間文化遺產事務相關規範與論述的形成。

    由於 ICOMOS 在國際事務的角色扮演上具備跨國合作的基礎,尤其 ICOMOS 是世界遺產委員會所指定在文化遺產方面的重要諮詢單位,同時也肩負了審核各締約國所提報文

    化遺產的個案是否在傑出普世性價值與其他方面具備列名「世界遺產名錄」的資格。此

    外,該組織目前也是諸多國際維護文獻重要的起草單位以及制訂單位,對於當代全球文

    化遺產論述的取徑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 ICOMOS 組織架構下有四種資格可產生國際維護文件,同時可以透過各種集會

    性的會議模式進行文件的草擬(draft)、批准(ratified)、通過(adopted)、核准或推薦(approved)等工作。這當中產生重要文件的狀況有四種:

    ‧會員代表大會(General Assembly) ‧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國際科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各類研討會(Symposium)

    ICOMOS 的「會員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由各會員國輪流擔任主辦國,

    ICOMOS 所有的個人會員、國家會員、團體會員…等均可參加。目前的年會活動會固定搭配特定議題的科學研討會於會議期間一同舉行,藉此擴大會員間專業意見的交流與凝

    聚共識。目前透過 ICOMOS「會員代表大會」所通過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威尼斯憲章」(1964),ICOMOS 於 1965 年通過;「佛羅倫斯憲章」(1981),ICOMOS 於 1982 年通過;「華盛頓憲章」(1987, 第八屆),ICOMOS 年會於 1987 年 10 月通過;「水底文化遺產保護與經營管理憲章」(1996, 第十一屆),ICOMOS 年會於 1996 年 10 月批准;「國際文化觀光憲章」(1999, 第十二屆),ICOMOS 年會於 1999 年 10 月通過;「ICOMOS彩繪壁畫保存與維護-修復原則」(2003, 第十四屆),ICOMOS 年會於 2003 年 10 月批准…等。

    「國家委員會」的成員必須是 UNESCO 的會員國(意即須為聯合國的會員國),其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87

    角色為定義為 ICOMOS 的國家代表,依規章 ICOMOS 國家委員會的成員至少要有五名以上的個人會員方可成立,國家委員會可以自行建立他們自己國家的相關法令章程,但

    須與 ICOMOS 的主旨觀念一致,再由 ICOMOS 執行委員會批准後始生效。目前透過ICOMOS「國家委員會」所生產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布拉憲章」/ 澳洲(the Australian National Committee of ICOMOS)(1979, 1981, 1988, 1999)、「魁北克遺產保存憲章」/ 加拿大(ICOMOS Canada French-Speaking Committee)(1982)、「亞博頓營建環境保護與品質提昇憲章」/ 加拿大(ICOMOS Canada English-Speaking Committee)(1983)、「文化遺產價值地方維護憲章」/ 紐西蘭(New Zealand National Committee of ICOMOS)(1992)、「美國歷史城鎮與區域保存憲章」/ 美國(US/ICOMOS Committee on Historic Towns)(1992)、「印度尼西亞遺產維護憲章」/ 印尼(ICOMOS Indonesia)(2003)等為代表。

    「國際科學委員會」目前多扮演專業領域的文件起草工作,透過國際科學委員會的

    成員代表,提出適合該專業領域的遺產文件。目前透過 ICOMOS「國際科學委員會」所起草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1990 年的「考古遺產保護與經營管理憲章」是由「國際考古遺產管理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Management , ICAHM)所撰稿。1981 年的「佛羅倫斯憲章」是由「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國際歷史性花園委員會」(ICOMOS-IFLA International Committee)所起草。1999 年的「歷史木構造保存原則」是由「國際木材委員會」(ICOMOS International Wood Committee)所草擬…等。其他各類型 ICOMOS 所主辦或協辦的「國際研討會」最後的決議或建議則仍可以透過 ICOMOS 的認可,成為具有代表性的遺產文件。因此這類型所生產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古建築群中引入當代建築決議文」(1972)、「特拉斯卡拉宣言」(1982)、「奈良真實性文件」(1994)、「聖安東尼宣言」(1996)、「會安宣言」(2003)、「西安宣言」(2005)、「首爾宣言」(2005)…等等。

    3-3-4 威尼斯憲章的歷史定位

    (一)時代脈絡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展開將歐洲帶入一場文化浩劫,以歐洲為主要戰

    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透過三十一個直接或間接參與戰事的國家,幾乎全歐洲都受到戰

    火的波及。而戰後德意志、奧地利、土耳其,以及俄羅斯等帝國先後瓦解而新興的民族

    國家如波蘭、捷克等也陸續在東歐出現,這些現象都將整個歐洲版圖做了一次徹底的變

    動。許多歐洲國家便開始思索現代建築與城市規劃之間的問題,戰亂之後的城市該如何

    被重建或復原?人類的生活環境如何與使用機能相共存?這些議題都廣泛地在近代建

    築師的奔走下逐漸獲得重視與關心,同時也間接造就了柯比意(Le Corbusier)在西元1928 年催生「現代建築國際會議」(CIAM/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的成立開始,然而這個會議的初衷並非是為了文化遺產的保存問題而產生,但是觀察當時柯比意能夠集結歐洲各國家重要的現代主義大師進行論壇,現在看來

    的確是凝聚歐洲社會主流價值意識的重要關鍵。西元 1931 年,國際博物館辦事處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88

    (International Museums Office)在雅典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歷史文化紀念物建築師與技師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f Historic Monuments),該會議的決議被該組織於西元 1932 年所採用並且被稱為「雅典憲章」,這個憲章當時做成了四點原則:

    1.開始採用「文化紀念物」(monuments)一詞,這是尊重他們特質必要條件。 2.文化紀念物應該要有保養(maintained)勝於修復(restored)的觀念。 3.統一形式風格的修復是不被允許的。

    4.過去修復常用的廢除殘跡以及重建應該被揚棄,修理(repair)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修理後必須要能夠辨識。

    此雅典憲章公布後二年,無獨有偶地在 1933 年的第四次 CIAM 會議中,大會議題

    也開始討論到城市裡的歷史遺產該如何保存的問題,並且在會後提出以「居住」、「休

    憩」、「工作」、「交通」四個為主的都市機能,而「城市的歷史遺產」則為附帶的決議,

    這也是著名的都市版「雅典憲章」。這二個時間相近,但論述主軸不同的國際憲章若從

    其脈絡中不難發現,歐洲社會對於文化遺產的議題已經成為繼改革建築、城市、環境等

    重要的「現代運動」後的新興趨勢。其中雅典憲章在 1933 年所揭示的城市的歷史記憶與涵構的重要性,也終於讓歐洲人開始去反省歐洲文化的存在價值。

    雅典憲章之後的歐洲文化遺產保存運動,因為西元 1939-1945 年間的第二次世界大

    戰而停頓了一些時日,西元 1954 年的「海牙公約7」則是戰後特別針對文化資產的保護所擬訂的國際公約,聲明在戰事期間戰地的文化資產應該受到保護與關切。西元 1957年,第一屆「國際歷史建築專家與建築師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Specialists of Historic Buildings)在法國巴黎召開,此次的會議做成了七項建議(recommendation)(表 3-4)最後,UNESCO邀請所有的會員國加入羅馬修復中心(ICCROM)的行列。同時在會議後,邀請義大利籍的Mr. Piero Gazzola在威尼斯舉辦第二屆的會議。

    於是七年後的 1964 年在威尼斯舉行了第二屆的會議,並在會中提出了 13 項決議,

    其中第一項決議也就是「威尼斯憲章」形成的依據。第二項決議則促成了 UNSECO 成立「國際歷史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的關鍵,其中「威尼斯憲章」的條文便緊扣著「歷史建築的概念」(the concept of historic buildings)、「維護」、「修復」、「考古學」以及「文件出版」等五項綜合的概念。自此後,「威尼斯憲章」在 UNESCO、ICCROM、ICOM 以及 Council of Europe 等單位的協助下,再加上會議決議內容為多數共識,使得「威尼斯憲章」奠定了其國際地位,爾後的「威尼斯憲章」則遂成為大家所

    7 「軍事衝突下的文化資產保護協定」(Protocol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簡稱《海牙公約》,是全世界第一部直接透過聯合國UNESCO系統對簽署締約國進行道德約束的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截至 2004 年 8 月為止全世界共有 110 個國家簽署該項公約。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89

    公認的標準與規範。

    表 3-4 威尼斯憲章論述形成的二次重要會議 時間 西元 1957 年 西元 1964 年

    會議 名稱8

    第一屆「國際歷史建築專家與建築師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Specialists of Historic Buildings)

    第二屆「國際歷史建築專家與建築師會議」(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Specialists of Historic Buildings)

    會議 地點 法國巴黎 義大利威尼斯

    主辦 UNESCO 與法國政府共同合辦 義大利政府 參與 國家

    或單位 25 個國家

    61 個國家,約 600 多位專業人士與會(其中UNESCO、ICCROM、ICOM以及Council of

    Europe均有代表與會9)

    1.多數國家仍缺少類似保護歷史建築的組織單位,來提供相關部門的成立。

    歷史建築的概念(The concept of historic buildings):歷史建築的概念擴大為單棟建築物以及建築群。

    2.成立一個國際性的歷史建築專家與建築師的集會機制。

    維護(Conservation):依照建築物維護安全的概念,建物被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對於建築物原有的空間格局或裝飾應該不被允許改變。

    3.建立多元人才的培訓管道,以便推動高品質的工藝技術藉以獲得高報酬的待遇。

    修復(Restoration):除非必要,否則重建是不被允許的。結構與材料的真實性必須被尊重。任何新的元素介入都必須要能辨別(distinguishable)。

    4.關於歷史建築物受潮的問題應該透過學術研討會來討論之。

    考古學:考古發掘應該由考古學家來完成。

    會議 原則 或

    建議

    5.當代藝術家應該提供相關文化紀念物的裝飾研究。

    文件出版:所有工作的進行都必須先經過研究調查階段,而且這些資料與文件都必須公開出版以供大眾使用。

    8 根據 1994 年ICOMOS所出版的《1964-1994 威尼斯憲章科學期刊》(Scientific Journal THE VENICE CHARTER 1964-1994)中第 20-21 頁有一篇關於「威尼斯憲章的歷史」的文章中寫道,西元 1957 年所舉辦的是第一屆「國際歷史建築專家與建築師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Specialists of Historic Buildings),而著名的《威尼斯憲章》則是在西元1964 年所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歷史建築專家與建築師會議」(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Specialists of Historic Buildings)上所決議。然而在「威尼斯憲章」內文的導言中卻又指出「威尼斯憲章」是在第二屆「國際歷史文化紀念物建築師與技師會議」(The II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f Historic Monuments)中所決議,這似乎是合理化了「威尼斯憲章」承襲自西元 1931 年所舉行的第一屆「國際歷史文化紀念物建築師與技師會議」(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rchitects and Technicians of Historic Monuments)後所決議的《雅典憲章》之正統,不過從 1931 到 1964 年中間相隔了 33 年,會議中斷舉行的原因是受到二次大戰所影響,但是西元 1957 年的會議確實是有召開,但是否是「會前會」目前則無法確認,本研究僅先將此史實做此呈現。 9 威尼斯憲章當時的簽署人名單如下:Piero Gazzola (Italy), Chairman、Raymond Lemaire (Belgium), Reporter、Jose Bassegoda-Nonell (Spain) 、Luis Benavente (Portugal) 、Djurdje Boskovic (Yugoslavia) 、Hiroshi Daifuku (UNESCO) 、P.L de Vrieze (Netherlands) 、Harald Langberg (Demmark) 、Mario Matteucci (Italy) 、Jean Merlet (France) 、Carlos Flores Marini (Mexico) 、Roberto Pane (Italy) 、S.C.J. Pavel (Czechoslovakia) 、Paul Philippot (ICCROM) 、Victor Pimentel (Peru) 、Harold Plenderleith (ICCROM) 、Deoclecio Redig de Campos (Vatican) 、Jean Sonnier (France) 、Francois Sorlin (France) 、Eustathios Stikas (Greece) 、Mrs. Gertrud Tripp (Austria) 、Jan Zachwatovicz (Poland) 、Mustafa S. Zbiss (Tunisia),其中奧地利籍的Mrs. Gertrud Tripp與墨西哥籍的Carlos Flores Marini均有參與 2004 年 5 月在匈牙利佩琪(Pecs)所舉行的威尼斯憲章四十週年紀念研討會。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90

    6.建築師與考古學家應該密切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7.建築師與城鎮規劃師須共同合作,以便將歷史建築物在妥善的整體規劃下將其納入城鎮計畫中。

    備註 強調需要跨領域的專業合作與培養專業人才。

    基本上威尼斯憲章是從 1931 年的雅典憲章延伸而來,但由於主辦單位是義大利,所以很多的討論基礎是以義大利的標準為出發點,特別是像維護與修復之間的論辯過程。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威尼斯憲章」在過去的四十年間對全世界許多國家或組織的文化遺產政策、古蹟

    修復觀念或準則…來說,都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然而,這部四十年前所制定的維護與

    修復觀念是否仍適宜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甚或是未來,也一直是全世界各古蹟修復專家

    與建築遺產學者所持續關心的議題10

    (二)觀念的轉變與詮釋

    一部國際憲章的形成絕對有其時代背景下的意義,「威尼斯憲章」從 1964 年以後開始逐漸影響歐洲文化遺產的發展,但國際憲章本身的約束力並非像法令般那樣地的剛

    性,再加上憲章本身所要強調的是原則與觀念,因此詮釋憲章的態度與應用便需要不斷

    地要透過國際會議、實務的經驗交流與理性論辯來達成多數共識,以期讓不同世代的社

    會價值觀念能儘量的趨近憲章的精神。筆者引用匈牙利國家文化遺產部副部長 Tamás Fejérdy 對於「憲章」(charter)定義的一段話:「憲章並不是操作手冊(handbook),也不是教條(dogmas)的總匯。他不可能包含了所有關於維護或修復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方法,但是大家會想要證明他們的原則與解決方案是適當地(applicable)引用自憲章的精神,但這點通常是事與願違的(Tamás Fejérdy,2004:77)。」換句話說,將後設的結果論要套用在憲章上的文字是很容易的,但卻常常不是憲章本身所要指涉的觀念,這也

    是憲章對於不同時代的意義或詮釋的不同是可以有所變動的,這也是筆者在本文中所要

    強調的觀念,即憲章本身的條文內容所引發的是一連串面對問題時的反省依歸,如果能

    將憲章視為保存工作的中心思想而非建築技術規則,那麼可以討論的空間與議題便會寬

    廣得多。舉例來說,若將 1964 年的「威尼斯憲章」與 1931 年的「雅典憲章」做比較,可以發現關鍵的概念有下列幾項:

    1.建築物「原位」(in stiu)的保存概念被確立。 2.「文化紀念物」(monument)的字義被廣義化。 3.「歷史場所」(site)的概念擴大為涵蓋歷史地景(historic landscapes)與花園(gardens)…

    10 這方面的研究像是:Jukka Jokilehto在 1995 年所發表的〈關於威尼斯憲章的一些圖像註解〉、佚名者在 1990 年於瑞士洛桑所發表的〈威尼斯憲章的現實面〉、Cevat Erder在 1977 年所發表的〈威尼斯憲章條文的回顧〉、1983 年Roland Silva所發表的〈威尼斯憲章對國際文化紀念物與場所的維護與修復重大文化意義以及與西方國家的特殊關聯性〉以及Wilfried Lipp女士在 2004 年於匈牙利舉行的「威尼斯憲章 1964-2004-2044 ?」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的「威尼斯憲章作為一個時代性的文件」…等文獻為主。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91

    等場所。 4.「修復」可逆性的概念被確立。 5.文化遺產論述中關於社會與財務的議題將被重視。 6.「修復」、「維護」與「保存」的定義與態度被釐清。

    上述這些觀念都是從憲章本身的文字中詮釋而來,因此關鍵的概念被大家確立之

    後,便必須依據各地域、各國家或各民族之間不同的特質做適當的詮釋工作,全世界最

    著名的「布拉憲章」(Bura Charter)與「奈良真實性文件」(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都是基於這樣的概念而各自發展出來,並且也都分別地代表了該國家或地區的需求與特質,這樣的結果可能並非是「威尼斯憲章」最初所能預期到的轉變,但

    事實證明經過這四十年來世界各國在遺產事務上的關注與研究,使得「威尼斯憲章」本

    身成為 1970 年代之後許多重要的國際憲章、公約或宣言等文件的重要參考依據,舉凡1972 年的「世界遺產保護公約」、1975 年的「歐洲建築遺產憲章」…等等都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部憲章會是能符合瞬息萬變的世界脈動的,因此

    即便是 1964 年之後的 10 年,由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所制訂的「歐洲建築遺產憲章」,也認為「威尼斯憲章」是不太適當的,因為「威尼斯憲章」並不能完全滿

    足當代社會的需求,這也突顯了新的憲章會不斷地產生,但它產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

    推翻過去的憲章,而是為了要補足過去的這些憲章所無法面對當下的時代精神,這樣的

    觀念很清楚地陳述了憲章的時代價值,更強調了當代的遺產保存觀念不是要打破傳統的

    一切,而是要讓傳統的訊息透過累加的方式讓適合留在現代社會價值觀中的特質被延續

    下來,或許威尼斯憲章的全文已無法滿足現代的保存問題,但一定還有一些適切的觀念

    是可以被現在的價值系統所接受的,只要能確立這樣的觀念,「威尼斯憲章」存在的價

    值便是不變的基石。

    3-3-5 國際維護文獻的影響範疇

    當代文化遺產保存維護的觀念與策略最主要還是受到國際維護文獻的影響極大,國

    際維護文獻的來源始於國際組織的提出與認可。目前國際保存維護文獻的生產來源除了

    上述所提到的「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理事

    會」之外,尚包括有「世界遺產城市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以及其他國際組織所召

    開的國際會議其會後結論或決議(如表 3-5)。 表 3-5 文化遺產相關國際組織的角色與影響範疇

    國際組織名稱 在文化遺產保存

    維護領域上的角色 影響範疇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

    ‧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遺產專業組織。 ‧建立遺產保存維護專業知識的交流平台。 ‧提供專業諮詢與協助訓練。

    ‧全世界約 7,500 名會員。 ‧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格審核工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致力於文化多樣性、世界遺產、無形遺產、可移動遺產與博物館的保護與觀念提倡。

    ‧193 個會員國的文化事務。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92

    「歐洲理事會」(CoE)

    ‧整合所有會員國的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共識。 ‧建立共同價值標準與維護機制。

    ‧影響歐洲地區 47 個會員國(其中有 27 個歐盟會員國)的文化遺產事務,另外包含兩個準會員國與五個觀察國。

    「世界遺產城市組織11」(OWHC)

    ‧鼓勵世界遺產城市相互交流。 ‧基於世界遺產保護價值而對城市人口的增減提高敏感度。

    ‧影響 232 個世界遺產城市的發展與橫縱聯繫。

    「世界遺產委員會」(WHC)

    ‧在「傑出普世性」的標準下,保護人類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184 個締約國參與世界遺產列名的權利與義務。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一)國際維護文獻的法令工具與應用

    以歐洲理事會為例,一共有三種法令的工具可以操作,分別是「公約」、「部長委員

    會的建議文」、「決議文」。其中「公約」(convention)是一種對締約國具有約束力國際性約定。歐洲理事會的會員國均可以在自由意願下決定簽署與否,甚至可以參與部份的

    起草內容。像是「文化遺產委員會」(Cultural Heritage Committee, CC-PAT)便承擔起監督 1969 年「保護考古遺產歐洲公約」、1985 年「保護歐洲建築遺產公約」、1992 年「保護考古遺產歐洲公約」修正版的責任。在 2000 年「歐洲地景公約」的案例中,其監督的工作便導向由「文化遺產委員會」與生物及地景多樣性相關領域的委員會一起合作負

    責(CO-DBP)。「部長委員會的建議文」是依據歐洲理事會的法令章程第 15 條b款12所認可的國際性組織的位階,他們均適用於所有的會員國,但卻不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本

    質。「決議文」指的是邀請歐洲理事會的各會員國其政府委任專業代表參與專業代表會

    議所做的結論。它們所做的結論並不代表立即的法令效力,但部長委員會可以使用他們

    的結論做為正式建議文的或是公約的參考依據(Ballester, 2001)。

    而其他諸如 ICOMOS 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單位同樣具有相關法令工具制訂

    的規則,這些規則將視參與制訂國際文獻的對象之身份、重要性、代表性來完成公約、

    憲章或宣言…等不同層級的文件(如圖 3-3)。

    11 「世界遺產城市組織」(The Organization of World Heritage Cities, OWHC)的設立源起於 1991年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舉辦了「第一屆國際世界遺產城市會議」(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World Heritage Cities is held in Québec City),41 個參與會議的世界遺產城市代表共同簽署了《魁北克市宣言》後,當 1993 年 9 月 8 日在摩洛哥費茲(Fez)舉行「第二屆國際世界遺產城市研討會」時便決議設立該組織。目前該組織的總部設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考量目前世界遺產清單(List of World Heritage)上有 232 個世界遺產城市,人口數超過 1 億 3000 多萬,這麼龐大的世界遺產城市資源,使得「世界遺產城市組織」不斷地在進行城市之間的對話,並且共同朝向城市遺產保

    存與維護的目標而努力。該組織在全世界設有七個秘書處,分別在:西北歐地區(North-West European Region),設在Bergen (Norway)、中東歐地區(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Region),設在Budapest (Hungary)、南歐與地中海地區(South Europe and Mediterranean Region),設在Córdoba (Spain)、拉丁美洲地區(Latin America Region),設在Guanajuato (Mexico) 、歐亞地區(Euro-Asia Region),設在Kazan (Russian Federation)、北非與阿拉伯地區(North Africa and Arab States Region),設在Tunis (Tunisia)、東非地區(East Africa Region),設在Zanzibar (Tanzania)。 目前由該組織所生產出的國際性文件包括有:魁北克市宣言(1991)、Bergen 議定書(1995)、Fez 憲章(1993)以及 Evora 的呼籲(1997)。官方網址:http://www.ovpm.org/ 12第 15 條b款所指出的是「委員會(或部長)可以要求政府會員知悉這些行動,並考慮這些建議。」在實務上,這是一般指導委員會實踐其監督機制的過程之一。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93

    (二)國際維護文獻的樹狀發展模式

    國際維護文獻依不同組織有不同層級的國際文件產生,在這些國際文獻中卻可以發

    現文獻與文獻之間的連動性,反映了國際保存維護文獻在早年所建立起的知識平台已達

    成效,尤其是 1964 年「威尼斯憲章」奠立了知識平台的參考價值,使得日後的國際文獻均能夠以「威尼斯憲章」的內容為依歸,再佐以地域性文化的不同或是國情的不同而

    因地制宜。例如:以 1983 年的「亞博頓營建環境保護與品質提昇憲章」來說,憲章內文一開始便開宗明義的指出,該憲章的存在價值直接受到 1964 年的「威尼斯憲章」、1981年版的「布拉憲章」與 1982 年的「魁北克遺產保存憲章」影響。又或者是 1981 年的「佛羅倫斯憲章」是作為 1964 年的「威尼斯憲章」增補以涵蓋關注的特殊領域。2003 年的「ICOMOS 彩繪壁畫保存與維護-修復原則」受 1964 年「威尼斯憲章」的維護-修復基本原則以及 1975 年的「阿姆斯特丹宣言」整合型維護的概念所影響,而 1994 年的「奈良真實性文件」則不僅突顯了文化多樣性的原則概念,其它諸如 Document of Pavia (1998)與 E.C.C.O. Professional Guidelines (2002)等文獻也受其影響甚多。至於國際間重要的「布拉憲章」則是受 1964 年的「威尼斯憲章」以及 1978 年在墨西哥所舉辦的第五屆 ICOMOS年會上所做的決議而影響。1992 年的「美國歷史城鎮與區域保存憲章」則是參酌了 1987年的「華盛頓憲章」做為基礎。以上這些案例說明了當代國際保存維護文獻樹狀結構的

    發展模式,並且在不違背各專業領域的最重要的那份國際文獻的基礎價值下,均可以依

    據當代之所需而做適度的增修條文。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

    94

    觀點

    圖 3-3 國際遺產保存維護文獻來源關係圖

    憲章(Charter)會員代表大會

    (General Assembl

    公約(Convention)

    建議文(Recommendation)

    憲章(Charter)

    宣言(Declar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憲章(Charter)

    宣言(Declaration)

    呼籲(Appeal)

    議定書(Protocol)

    「世界遺產城市組織」 (OWHC)

    宣言(Declaration)

    建議文(Recommendation)

    規範(Norm)

    憲章(Charter)

    宣言(Declaration)

    決議文(Resolution)

    「世界遺產委員會」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其他(Others)

    憲章(Charter)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原則(Principle)y)

    決議文(Resolution)

    宣言(Declaration)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 (ICOMOS)

    各類研討會(Symposium)

    文件(Document)

    指導方針(Guideline)

    原則(Principle)

    國際科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草擬(draft)各專業領域文件

    各類研討會/會議(Symposium/Conference)

    公約(Convention)

    12 項決議文(Resolutions of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歐洲理事會」 (Council of Europe)

    國際遺產保存維護文獻來源

    決議文(Resolution)

    部長委員會(Committee of Ministers)

    部長級會議宣言(Declaration)

    (Ministerial Conference)

    各類研討會/會議(Symposium/Conference)

    關 19 項建議文(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係圖 )

    各類研討會/會議(Symposium/Conference)

    各類研討會/會議(Symposium/Conference)

    各類研討會/會議(Symposium/Conference)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95

    (三)國際維護文獻的實務影響範疇 若借由 David Throsby 的「硬規定」(hard regulation)與「軟規定」(soft regulation)

    來說明國際保存維護文獻影響的層面,則可以分為有較為硬的法令面與軟性的宣導建議

    面,Throsby 曾經定義的兩種規定是:

    「硬規定」(hard regulation):

    1. 所謂的規定是有關於既存建築物、建築群或是場所使其具體成為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簡單說,就是在保存或維護的範疇是建立一些規則來避免建築結構的毀壞。

    2. 所謂的規定是有關於遺產建築或場所的外在、機能或使用相關的事情。 3. 所謂的規定是有關於土地使用分區影響遺產建築或相關土地範圍的事情。 4. 所謂的規定是有關於制定遺產決策過程的影響。

    「軟規定」(soft regulation): 軟規定則是指一些條約、公約、憲章、準則、實務規範以及其他工具來限制或約束

    某些特定行為的發生。例如:1964 年的「威尼斯憲章」、1972 年的「世界遺產公約」、1978 年的「布拉憲章」…等等。

    這兩種規定所反映的是國際保存維護文獻所代表的是較不具國家法令層級的「軟規

    定」,類似這樣軟規定的影響層面將集中觀念的建立以及普世價值的參考性,而這些軟

    規定的價值則在於若能回饋到自己國家實際的法令層級的話,將可以轉換成所謂的「硬

    規定」。以本研究所探討的對象試舉下列幾份代表性的國際文獻簡要說明其影響層面(表

    3-6)。

    表 3-6 各種國際維護文獻的觀念及其影響行動

    組織單位 國際文獻名稱 重要觀念或原則 影響行動

    SPAB 英國古建築物保護協會宣言(1877)

    ‧臆測式修復的危機。 ‧保護勝於修復的觀念倡導。

    ‧「威尼斯憲章」的形成。

    UNESCO 國際考古挖掘應用原則建議文(1956)

    ‧大眾教育 ‧考古發掘與國際合作 ‧科學權利與發掘者的權利義務 ‧考古發掘記錄的重要性

    ‧考古發掘記錄、國際合作、教育以及考古遺產的經營管理均影響日後的考古工作。

    ICOMOS 威尼斯憲章(1964)

    ‧維護 ‧修復 ‧歷史場所 ‧考古發掘 ‧出版

    ‧文化遺產修復技術的原則與觀念建立。 ‧維護態度勝於修復行為的價值觀。

    UNESCO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1972)

    「文化紀念物」、「建築群」以及「歷史場所」的定義與分類

    ‧「歐洲建築遺產保護公約」(又名「格瑞那達公約」)或其他國家的相關法律名詞的定義。

    CoE 阿 姆 斯 特 丹 宣 言 ‧建築遺產之維護須與當代社會、 ‧整合性維護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96

    (1975) 生活議題相結合 ‧建築遺產之維護須與都市和區域計畫相整合

    (integrated conservation)觀念的導入。

    CoE 歐洲建築遺產憲章(1975)

    ‧教育的重要性 ‧整體維護中的法律支援 ‧整體維護中的行政支援 ‧整體維護中的財政支援 ‧整體維護中的技術支援

    ‧整體維護計畫的各種資源的支援與建立網絡分享。

    CoE 格瑞那達公約 / 保護歐洲建築遺產公約(1985)

    ‧建築遺產的定義 ‧保護建築遺產的法令程序建構 ‧相關財務措施的建構完備 ‧維護政策的建立與執行 ‧資訊與培訓 ‧歐洲整合政策

    ‧影響歐洲國家建築遺產的保護政策與行政體系的相關支援,尤其是財務體系的相關措施,如稅率扣抵等。

    ICOMOS 國際文化觀光憲章(1999)

    ‧觀光與文化遺產的動態互動 ‧文化觀光憲章的原則(詮釋、評估計畫、重視地方、訪客服務、經營管理)

    ‧文化觀光概念的重要參考文獻。 ‧強調文化遺產與訪客之間的互動與教育。

    ICOMOS 布拉憲章(1979)

    ‧維護與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知識、技能與技術 ‧價值 ‧場域 ‧程序

    ‧奈良真實性文件、西方保存維護思維的再思考。

    備註:其餘國際保存維護文獻礙於篇幅,列入附錄三之中。《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由表 3-6 及附錄三可以歸納出國際維護文獻的影響範疇集中在四大議題上:

    ‧文化遺產管理科學的觀念(財務、教育、訓練、觀光、考古…) ‧文化遺產修復技術的原則(真實性、新技術、可逆性、新舊區別…) ‧文化遺產維護原則的建立(整合性維護、場域整體考量…) ‧文化遺產國際合作的趨勢13(人才培訓、經驗交流、專業論壇…)

    藉由各議題中所關切的細節再由不同的國際文獻來規範相關事務,如此建構出當代

    國際保存維護文獻的具體架構,並且藉由國際組織的對話散播這些資訊。雖然國際保存

    維護文獻對現階段的台灣來說存在著許多國際關係互動上的障礙,但究其文獻內容的本

    質來看,若摒除簽署法令文件的約束力以外,每一份國際文件都有著它存在與被參考的

    價值意義14。從國際保存維護文獻中可以察覺到:

    13 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籌組第一宗國際合作的保存案例後,「超國家組織」(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的概念便開始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當代文化遺產的運作機制。 14 從「威尼斯憲章」以降,國際間文化遺產的論述形成依賴的是共識決的價值條件說,共識的形成與當時的主流價值有絕對關係,在 1994 年的《奈良真實性文件》出現之前,以歐洲價值為主體意識的思考是必然的慣性,但在「奈良真實性文件」之後則開始著重遺產多樣性的在地價值。 無論是透過 ICOMOS 或是 ICCROM 或是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的介入,目前國際間共識的取得或交流通常會透過幾種方式進行,例如:國際會議、工作營、區域性會議…等等,筆者認為

    最常見的就是在國際會議的場合進行所謂 4D(Draft, Discuss, Determine, Declaration)流程,即「草案」、「討論」、「決定」與「宣言」。完成這個流程後再大量的透過媒體與之後的相關研究建

    立起該論述的形成,然後再反覆的回顧、修正與再提出。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97

    ‧ 國際保存維護文獻的無形約束力與趨勢導向 ‧ 文化遺產專業分工與整合專業的相互牽制 ‧ 逐漸從全球性單一價值回歸到區域、地方認同

    這三個面向建構出當代的國際保存維護文獻的特質,意即:(1)遺產觀念標準化;

    (2)遺產文件數位化15;(3)遺產事務國際化;(4)遺產管理組織化;(5)觀念全球化、實踐地域化,透過這樣的機制建立,身處於地球上的每份子都可以透過網際資訊的取得

    以及實地的探訪,瞭解當代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的觀念以及作為。對台灣而言,這些國

    際保存維護文獻目前我們無法直接參與制訂或簽署,因此,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的方

    法、態度與觀念,我們更需要在國際文獻上多所著墨,雖無法取得第一手的訊息,但也

    不能將這些訊息置之度外。最後,國際保存維護文獻的影響層面,若不能反映在國家實

    質的文化遺產政策上,將失去國際文獻所代表的國際共識,若一昧地追求本土化,則將

    會喪失更多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

    3-4 遺產論述的主要空間場域

    3-4-1 「世界遺產」與「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

    在世界遺產名錄的審查機制中,文化遺產類的諮詢單位是「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

    場所委員會」(ICOMOS)。ICOMOS 自 1965 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地在文化遺產保存與維護的論述上取得重要的發言機會,因此該組織不斷地廣納世界各國兼具理論研究與

    實務經驗的人才加入該組織的體系中,事實上 ICOMOS 已經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文化遺產維護單位與論述焦點。從 1965 年在波蘭舉辦第一屆的 ICOMOS 年會之後,ICOMOS 便開始建立一個年度性的遺產論述取徑,藉由每年會員大會聚集世界各國的專業人士齊聚一堂時,拋出當時或可預見的未來會面對的課題,並透過會議交流的方式凝

    聚此一議題的國際共識,此一模式發展超過四十年下來,早已經累積了大量的論述文件

    與領先地位。

    以表 3-7 為例,1972 年的年會主題是「歷史建築群和古蹟中的現代建築」,之後便

    在會議結束後的國際共識下產生了「古建築群中引入當代建築決議文」(Resolutions of the

    Symposium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to Ancient Groups of Buildings)。1975 年的年會主題「小城鎮」(the small town)最後產生了「小型歷史城鎮維護決議文」(Resolu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Smaller Historic Towns)、2003 年的年會主題「地點…記憶…意涵:保存文化紀念物與場所進程中的無形價值」影響了「無形文化遺產保護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制訂以及 2005 年的年會主題「場域中的文化紀念物及歷史場所:維護變遷城鎮景觀與地景中的文化遺產」促成「西安宣言」(Xi'an Declara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Setting

    15 從資訊傳播的角度來論述當代遺產維護觀念快速蔓延的影響力,這其中包括了「可攜式電子交換檔」檔案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 PDF)的革命、網路資訊的流動性以及知識共享的世界趨勢…等。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98

    of Heritage Structures, Sites and Areas)的誕生。上述這些例子只是說明了 ICOMOS 在世界遺產名錄的專業諮詢角色,不僅主導了全球遺產維護論述的主導位置,同時也提供了

    各種的時空場域給全球的專業維護人士一個知識共享的平台,這也是當代文化遺產維護

    與管理知識論建構的模式。

    表 3-7 ICOMOS 歷年年會主題一覽表

    屆期 時間 地點 會議主題

    第 1 屆 1965 波蘭▪克拉考 (Cracow – Poland)

    「法令、相關法規與國家委員會」Regulations, By-Laws and National Committees)

    第 2 屆 1969 英國▪牛津 (Oxford - United-Kingdom)

    「結合經驗和實踐進行古蹟遺址保存和維護在英國的旅遊價值」(The Value for Tourism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in Great Britain)

    第 3 屆 1972 匈牙利▪布達佩斯 (Budapest - Hungary)

    「歷史建築群和古蹟中的現代建築」(Modern Architecture in Historic Ensembles and

    Monuments)

    第 4 屆 1975 德國▪盧騰堡 (Rothenburg, Germany) 「小城鎮」(The Small Town)

    第 5 屆 1978 蘇聯▪莫斯科 (Moscow, USSR)

    「城市開發架構下的歷史城鎮和歷史區域保護」(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Cities and

    Historical Quarters in the Framework of Urban Development)

    第 6 屆 1981 義大利▪羅馬 (Rome, Italy)

    「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No Past, no Future)

    第 7 屆 1984 德國▪羅斯托克 (Rostok, Germany)

    「文化紀念物與文化自明性」(Monuments and Cultural Identity)

    第 8 屆 1987 美國▪華盛頓 (Washington, D.C. USA)

    「新世界裡的古老文化」(Old Cultures in New Worlds)

    第 9 屆 1990 瑞士▪洛桑 (Lausanne, Switzerland)

    「ICOMOS 四分之一個世紀:成就與預想未來」(ICOMOS, a Quarter Century,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第 10 屆 1993 斯里蘭卡▪科隆坡 (Colombo, Sri Lanka)

    「考古遺產管理、文化觀光與維護經濟學」(Archaeological Heritage Management,

    Cultural 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Economics)

    第 11 屆 1996 保加利亞▪索菲亞 (Sofia - Bulgaria)

    「遺產和社會變遷」(Heritage and Social Changes)

    第 12 屆 1999 墨西哥▪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 Mexico)

    「遺產的理性利用:遺產和開發」(The Wise Use of Heritage -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第 13 屆 2002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Spain)

    「全世界的文化遺產策略:全球化進程中的遺產保存:原則、實踐與展望」(Strategies for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 Preservation in

    a Globalised World - Principles, Practices, Perspectives)

    第 14 屆 2003 辛巴威▪維多利亞瀑布城 (Victoria Falls - Zimbabwe)

    「地點…記憶…意涵:保存文化紀念物與場所進程中的無形價值」(Place - Memory -

    Meaning: Preserving Intangible values in Monuments and Sites)

    第 15 屆 2005 中國▪西安 (Xi’ An - China)

    「場域中的文化紀念物及歷史場所:維護變遷城鎮景觀與地景中的文化遺產」

    (Monuments and Sites in their settings–Con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 in changing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99

    townscapes and landscape)

    第 16 屆 2008 加拿大▪魁北克 (Quebec - Canada)

    「場所精神:在無形文化遺產與有形文化遺產之間」(The Spirit of Place: Between the

    Intangible and the Tangible)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3-4-2 「歐洲遺產」與「歐洲理事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結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6」隨後在聯合國的體系下成立。「雅典憲章」之後的歐洲文化遺產保存運動,也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頓了

    一些時日,西元 1954 年的「海牙公約」則是戰後由聯合國出面提議,特別針對文化資產的保護所擬訂的國際公約,聲明在戰事期間戰地的文化資產應該受到保護與關切。此

    時的歐洲國家正積極的以經濟與和平為前提下進行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因此正式揭開了

    日後「歐洲聯盟」的序幕。

    歐洲國家聯盟的概念始於法國大文豪雨果 (Victor Hugo)在 1849 年 8 月 21 日於和平

    大會宣示有關歐洲合眾國的理念開始揭開序幕。隨後在 1947 年 1 月在倫敦成立「歐洲委員會17」(Comité pour l’Europe)、緊接著 1949 年 5 月 5 日「歐洲理事會」 成立於法國東部的史特拉斯堡,一直到 1951 年,歐洲六國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18」(ECSC)為止,整個歐洲社會在二次大戰後拼經濟的政策下結合了各個國家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對話

    模式。這樣的機制建立在歷史上是少見甚或是不曾有過的,在兩次的世界大戰後,歐洲

    人極度厭惡戰爭對國家與社會的影響,因此,在經濟繁榮、政治和平與社會穩定為前提

    下,先由六個國家共同管理歐洲的媒與鋼鐵產量以及就產銷問題進行合作,奠定了良好

    的基礎後,才逐漸擴大其經濟議題的規模與合作模式,這個過程對文化遺產的保存與維

    護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也因為如此,「歐洲煤鋼共同體」陸續再整合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

    共同體」在 1965 年共同成立了「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 EC),於是,在經濟利益為前提下,英國、愛爾蘭、丹麥陸續申請加入歐洲共同體,在滿足了經濟活動的

    需求後,這些合作無間的超國家組織19模式便將觸角擴及到文化事務上,藉由歐洲共同

    1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1945 年 11 月 16 日在英國倫敦依聯合國憲章通過「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法」,次年 11 月 4 日在法國巴黎宣告正式成立,總部設於巴黎。 17 1947 年 5 月 14 日「歐洲委員會」改名為「統一歐洲運動」(Mouvement pour l'Europe unie)。 18 1950 年 6 月 20 日 法、德、義、荷、比、盧等六國代表開始在巴黎進行創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協商,最後在 1951 年 4 月 18 日「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個原始會員國於巴黎簽署成立條約,又稱巴黎條約 (Le Traité de Paris)。1952 年 7 月 25 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生效,依其第 97 條規定,有效年限為五十年。 19 國際組織一般屬於政府間或民間團體間之合作組織,各會員仍保留獨立主權。另外,國際組織一般欠缺獨立法院負責條約解釋或糾紛調處;其財源也較有限,而影響其功能之發揮。一般而

    言,國際組織之決定也僅具建議性質,欠缺強制約束力。國際組織的功能發揮因此常需依賴會員

    國合作與支持的意願大小而定,但是,歐盟本身擁有部份獨立主權,以推動共同政策,並且享有

    獨立財源、獨立歐洲法院建制,而被視為一超國家組織。(沈玄池,1998:19)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100

    體組織架構、條約章程與議事決,一同將人權、文化、衛生…等關係普世價值方面的事務納入合作機制中。於是,文化遺產長久以來在我們的社會價值觀下往往被界定成重要

    的,但易損壞的,甚至是快要絕跡的狀況,也因為如此,當面臨思考如何保存或維護「過

    去」的時候,很順理成章的成為一種高度政治性的議題(Catherine, 2001:85)。歐洲共同體的發展過程演變至今,已經在 1997 年簽訂「阿姆斯特丹條約」後,正式成立了歐洲聯盟(現今有 27 個會員國),而「阿姆斯特丹條約」的第 151 條(原為「歐洲聯盟條約」中第 128 條),清楚地說明了「文化」在「歐洲聯盟條約」裡的重要性,也宣示了歐洲國家對歐洲文化認同的主體性,其條文內容如下(陳麗娟,1999:186-187):

    標題十二:文化 第 151 條:共同體之努力;一致的決議 (1) 在維護會員國與區域的多樣性、以及同時強調共同文化遺產下,共同

    體應致力於發展會員國的文化。 (2) 藉由共同體的工作,共同體應促進會員國間的合作,在下列的領域,

    並支援與必要時補充會員國的工作: ― 改善瞭解與散播歐洲民族的文化及歷史;

    ― 保護與維護具有歐洲重大意義的文化遺產; ― 非商業性質的文化交流; ― 藝術與文學的創作,包括在視聽的領域。

    (3) 共同體與會員國應促進第三國、及對文化領域有權責的國際組織之合作,特別是與歐洲理事會之合作。

    (4) 在執行職務時,根據本條約的其他規定,共同體應考慮文化的觀點,特別是為維護與促進其文化的多樣性。

    (5) 作為促進實現本條規定之目標,由理事會 ― 依據第 251 條之程序,且在區域委員會之聽證後,公布獎

    勵措施,但不包括調整會員國的法律規定與行政規章。在

    第 251 條的程序範圍內,理事會一致決議之; ― 基於執行委員會之提案,以一致決議公布建議。

    然而,在歐洲共同體之後,由共同體組織執行委員會、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the

    European Parliament)等單位所共同主導的文化相關事務,透過各種行動計畫與專案補助的方式建立了一套縝密的遺產網絡資源。林信華20也說道:

    但是除了尊重文化多樣性以及共同的文化遺產外,共同體層面的重要任務就

    是如何讓非文化的政策領域(例如經濟、政治、司法等等)對文化事務產生

    正面而且是整合性的協調。這是一個近二十年來的重要任務,經濟活動與政

    20 資料引用自http://www.eusa-taiwan.org/06Publication/Understanding Europe/Understanding Europe02 Cultural Europe/UE0901 歐洲整合中的文化概念.doc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101

    治制度的發展一方面已經體現歐洲人民一個生活關係與秩序的新空間,一方

    面同時也引起人民對於這個新空間的反省與期待,特別是在經濟發展中如何

    納入文化創造的考量。但是新的歐洲社會空間並不是像過去民族國家一樣擁

    有共同的傳統、宗教與價值,而將是因為經濟、資訊系統所帶來的關係以及

    陸續建立的權利系統。因此在這個新的歐洲社會空間中,依市場邏輯所建立

    起來的相關制度、組織與法律本身就是歐洲共同體層面的新文化關係,但是

    市場邏輯並不能侵犯到文化的多樣性和成員國家文化遺產的維護。

    此外,筆者藉由歐洲國家在面對文化遺產相關法令、機構、國際憲章或公約…等事

    件,從時間軸的角度繪製成圖 3-4 的歐洲文化遺產重要事件與活動演進圖,試圖在時間演進的過程中,瞭解歐洲文化遺產的發展與歐洲共同體概念下的合作關係,其實是具有

    緊密的網絡關係,這也是目前歐洲相關文化遺產組織相互建立跨國合作的基礎概念來

    源。

  • 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

    102

    Past

    圖 3-4 歐洲文化遺產重要事件與活動演進圖

    ․1969 年,「海牙高峰會」(Hague

    summit)

    ․1972 年,「世界遺產公約」

    ․1975 年,「歐洲建築遺產憲章」

    ․1975 年,「阿姆斯特丹宣言」

    ․1982 年,「佛羅倫斯憲章」

    ․1984 年,法國「Historical Monument

    Open Day」

    ․1988 年,Mies van der Rohe 建築獎

    ․1991 年,歐洲遺產日(European

    Heritage Day)

    ․1997-2000 年,拉斐爾計畫(Raphael

    Program)

    ․1999 年「國際文化觀光憲章」

    Future

    世界遺產觀念階段▼

    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 EC)

    1965.4.8(簽署)

    1967.7.1(生效)

    「單一歐洲法」(Single European Act, SEA)

    1986.2.(簽署)

    1987.7.1(生效)

    1. 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

    2. 歐洲經濟共同體(EEC)

    3.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

    「歐洲聯盟條約」(馬斯垂克條約)

    1992.2.7(簽署)

    1993.11.1(生效)

    「阿姆斯特丹條約」(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1997.10.2(簽署)

    1999.5.1(生效)

    遺產多樣性階段▼

    ․1914-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31 年,《雅典憲章》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1954 年,「海牙公約」

    ․1954 年,「歐洲文化公約」

    ․1959 年,ICCROM 成立。

    ․1964 年,「威尼斯憲章」

    ․1965 年,ICOMOS 成立。

    ․1964-68 年,UNESCO 第一次國際合

    作搶救文化遺產案。

    文化紀念物修復為主階段▲

    ․1830 年法國成立了「歷史遺跡

    總監督(察)機構」

    ․1836 年法國成立了「歷史遺跡

    委員會」

    ․1875 年荷蘭成立了「國立關照

    紀念物部門」

    ․1877 年英國成立了「SPAB」

    建立國際合作模式階段▼

  • 第三章 國際維護文獻中的管理步趨與論述

    103

    3-4-3 東西方價值體系的分庭抗禮

    相較於西方社會所率先主導的遺產價值觀,無論是在面對文化遺產的修復、保存、

    保護、維護…或其他,東方社會或是西方國家以外的場域,在面對不同文化、風俗、信仰、種族、價值觀的差異逐漸在 1990 年代以後開始遭到質疑。這當中涉及到當「世界遺產公約」的傑出普世性價值以及「威尼斯憲章」所闡述的修復與維護觀念是否真的可

    以成為普世的價值觀?這個源自於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即便是現在仍不斷地遭受到挑戰

    與質疑。因此,無論是日本在 1994 年領先亞洲其他國家所率先提出的「奈良真實性文件」或是澳大利亞早在 1980 年代就已提出且經過多次改版的「布拉憲章」,都再再的強調所謂的「真實性」價值應該建構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礎之下,而不應該只是一眛的仿

    傚西方的價值體系。這個論點的批判,雖然不致於推翻西方社會長久以來所信奉的「威

    尼斯憲章」之價值,但卻也給西方社會一個重新「詮釋」「威尼斯憲章」的機會。

    當然,所有異文化的融合與創新都是從「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