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rsc.hfut.edu.cn/.../895a131d-1930-4395-835f-82a3e04e26…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合肥工业大学办学实体

2017年度业绩简表

人 事 部

2018年1月4日

目录

机械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5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7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9

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11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13

经济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15

外国语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17

文法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19

管理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21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23

建筑与艺术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25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27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29

数学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31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33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35

软件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37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39

体育部2017年度业绩简表41

工业培训中心、技师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43

机械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单位职工数

185

一、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发展成果检验党建,紧紧围绕学院“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中心任务,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违纪行为。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无自行收费、设立“小金库”情况。

2.完成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督察和十九大精神宣传督察,完成基层党支部书记述职考评工作,支部建设取得很好成绩。

3.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组织教职工10场专题学习活动,书记为师生上党课3次,建立支部书记“标准化建设考评”机制,举办了2期25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26名同学加入党组织。获得校级4项党支部特色活动、2项重点,院级设23项。

4.抓好顶层设计和谋划,贯彻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提出学院发展“三步走”战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5.校园网发布127个宣传稿件,位列全校第二。

二、强化人才强院的主战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学院杰出校友卢秉恒院士聘任学校顾问教授,新增国家优青1人,现有国家优青2人(均自主培养)。引进黄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非全职1人)、协议副研究员1人。

2.1位教师晋升教授,2位教师晋升副教授。公派出国留学2人、1名留学回国。选留高水平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10名。

3.启动与推进“青年机械学者沙龙”系列活动,邀请李培根院士、美国普渡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华中科技大学等学者教授做交流报告;

4.新进青年均落实了进实验中心实践锻炼、全程助课、督导组试讲考核工作,严格落实助课和考核才能上讲台制度,对学院11名新进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实践能力考核。2人进入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并分别取得了决赛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1人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安徽合力”奖教金,1人获安徽省先进女教职工,1人推荐为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候选人。

三、全力以赴,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目标

1.作为试点单位,组织学院及宣城校区相关5个专业,圆满完成了学校组织的本科审核评估试点。

2.整合合肥宣城两校区,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申请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

3.学院共计招收17级新生548人,经过两轮选拔共有25名优秀本科生转入我院,在校本科生达2064人。获批第一届智能制造创新实验班,择优选拔30名优秀学生入班,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4.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3项,申报并获批校自制仪器设备项目5项。

5.完善2015版教学计划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组织了15版计划相关课程的过程考核方式及教学过程考核记录及存档情况的自查自究。

6.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省部级奖60余项、共300人,每百名学生获奖率达15.7%;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如教育部主办的“国创计划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优秀论文奖;获第七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特等奖;获安徽省第八届“双百”大赛特等奖;有效申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81项(全校最多);获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办了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机械类团体一等奖2项、个人全能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参加第十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全能一等奖4项;主办第六届慧鱼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221人参赛。

7.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英方一起项目宣讲,首批派出学生的遴选工作已经启动;学院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3+2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协议已完成签署。

8.招收全日制硕士265人(211以上生源49.4%)、博士22人(硕博生占27%);举办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录取153人,其中211、985院校本科生占85%);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5人。

9.多种形式组织完成2017年中国制造202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峰学术论坛暨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机械学院分会,获优秀组织单位,获校研究生科技标兵1人、优秀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

10.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优良率92%,推进集中答辩末位淘汰,19名硕士论文二次审核,有效提高质量。

11.实验室中青年教师多岗位锻炼,1位实验教师获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一等奖。

12.规范教学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年度内无教学事故;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全年无实验室安全事故。

四、围绕研究型学院目标定位,推动学院科研内涵式发展

1.申报国家基金55项(含杰青1项、优青1项),获批14项(优青1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1项、面上6项、青年6项),获批项目数全校第2,总直接经费681万;訾斌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学院承担课题1项),参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2项;合作单位获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7项、省科技攻关1项、省基金面上项目2项。

2.参与获批安徽省工业车辆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申报智能制造基础装备技术安徽省工程实验室。

3.以第一单位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以参与单位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4.科研到账总经费4022.67万元(纵向到账经费2156.75万元、横向到账经费1865.92万元),人均26.30万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上升68.6%。

5.出版Springer专著1部,发表论文180篇(第一单位),其中SCI论文67篇(二区以上23篇)、EI论文45篇,对比2016年度,SCI论文数量增长率21.8%,2区论文增长率76.9%。

6.授权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33项、软件著作权19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

五、以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深化学院一流学科建设

1.联合完成工程管理与智能制造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撰写申报,并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联合校内相关学科,牵头组织完成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

2.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学科获B+(并列第20位),比上一轮学科评估进步2位。

3.主办承办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机械大讲堂”邀请李培根院士、美国马里兰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特拉华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南加州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来学院做学术报告近20人次。

4.赵韩教授当选第九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人受邀参加第六届世界摩擦学大会,做分会场邀请报告并受邀担任了大会颁奖嘉宾,3人分别受邀担任分会场主席。

六、深入践行核心素养思政计划,全面推进学生工作“八大工程”

1.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推进八大工程并圆满完成28项工作任务。无任何学生工作安全责任事件

2.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实践活动57项。

3.社会实践团队获得全国优秀团队(全校唯一),1个项目获得阿克苏诺贝尔公益银奖,获优秀组织奖。

4.深入推行青春引路人项目,通过学业成长助推计划、学业预警、学风建设月等专题活动,营造优良学风,在学校的学风建设月评比中获第一名。

5.开展机械读书吧读书活动20余场。获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特等奖(全校唯一),校首届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获校“12.9”文艺汇演比赛一等奖。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0余场,梳理关注学生名单47人。心理剧项目获得合肥高校比赛第三名。

7.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96.98%,接待招聘企业300余家,走访校友获得反馈问卷150余份。

8.辅导员撰写思政论文3篇,主持校级思政专项4项;辅导员获得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全国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参加安徽省“百名辅导员“巡讲十九大活动;

七、注重学院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学院氛围

1.倡导“学在机械”的院风教风学风,发扬“制国之重器,造民之栋材”的学院文化。

2.在学校教职工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校女排比赛荣膺“六连冠”;校田径运动会荣获教工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学院第一),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学院两位老师提出的2个提案在校教代会上被评为优秀提案(全校5个)。举办了院第十六届“机械杯”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开展瑜伽培训和羽毛球俱乐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单位职工数

109

2017年度,是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牌式的一年,也是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材料学院在学校党政班子领导下,按照年度工作要点,依靠和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围绕中心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增量有亮点,良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高校思政会议、校第八次党代会等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证校党委行政部署的切实贯彻。(2)坚持民主集中制、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制度,党政班子讲政治,谋发展,求创新,在一名业务副院长未到岗的情况下,班子成员团结协作,认真履职尽责,较好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3)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按规定要求完成学院党委换届工作;首次完成对25个党支部书记的述职评议考核;完成学院党员之家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工作,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41名、发展对象86名、发展党员79名。(4)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思维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崇德向善;突出教师主体作用,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树立“课堂大于天”意识;加强专职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到“四个坚持”,努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5)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宣传教育、制度;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6)实施党建带群团,统筹兼顾做好统战、工会、共青团、研究生会学生会和离退休等工作,成立学院关工委。

二、教学工作

全年教学运行平稳,无教学事故发生。重点开展的工作有:(1)深化能力导向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深化持续循环改进体系建设;(2)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实验中心开放程度,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凝练各专业特色,引入新工科内涵;(4)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打造人才培养品牌;(5)深化新进教师“教学导师制”,加强师资培养工作;(6)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吸引优质生源。主要亮点有:(1) 实现能力导向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日常化,强化本科教学持续改进机制,初步建立了“授课教师”-“课程组”-“系”-“学院”的“四级链接”持续循环改进体系;(2)获批“金属材料工程”创新实验班,拓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途径,同时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与改造提供新思路;(3)青年教师培养更上一层楼,教师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4)创新创业取得多项全国大奖:本科生获得徕卡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优秀作品综合二等奖等好成绩。(5)招生宣传成绩突出,获得“优秀组织单位”与“优秀个人”奖。

三、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新立纵向科研项目30项,横向项目48项。截至12月底,纵向到校科研经费 1504.375万元,横向到校科研经费951.2万元,合计到校总经费2455.575万元,较2016年增长19.12%。发表论文124篇,一批有创新的研究工作成果发表在Adv.Material,Adv.Funct.Materials,Nano Energy,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材料领域著名学术刊物上。申请或公开国家发明专利78项,授权23项,与2016年相比有大幅度提高。新材料应用到国家重点重大工程中,研制和批量提供了六硼化镧单晶材料,成功应用于实践十七号卫星的磁聚焦霍尔推力器上,受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表扬,并向我校发来感谢信。高质量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承办有影响力的会议。组团参加了第四届亚洲粉末冶金会议和2017年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台湾新竹),中国材料大会2017暨银川国际材料周(宁夏银川),多人次在分会场做邀请报告和担任会议主席。在2017先进功能材料及应用高峰论坛上做大会邀请报告。

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2016年)中取得好成绩。本次学科评估参评高校共计172个,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进入前20-30%,较第三轮学科评估有显著进步。获批安徽省数字化精密铸造创新中心,这是安徽省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标志着本学科在基地建设上迈出新步伐。2017年5月,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一行,2017年10月,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一行来实验室参观指导。在研究生工作方面,(1)做好研究生的迎新、分配工作,编写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指南”,录取硕士研究生145人,博士生15人;(2)做好研究生招生宣传、考试及录取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优质生源;(3)深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材料学院获得2017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优秀组织奖”,成功举办第一届材料学院Poster大赛。(4)学位论文质量进一步提升,授予硕士学位112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生论文评审优良率为98%,博士论文优良率为87.5%。(5)加强博士后管理规范化,对超期博士后进行清理,所有在站博士后进行中期考核工作。

五、人才与师资工作

新到岗教师11人(副高级4人,师资补充7人),聘请兼职教授6人,推荐5名教师申报高层次人才项目。有1位教师晋升教授,1位转评教授,2位晋升副教授。学院专任教师达到8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8人。前往国外、境外研修、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多人次,3位青年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1年。补充1名博士从事实验室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实验队伍建设上取得突破。聘请粉末冶金领域著名专家易健宏(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曲选辉(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肖志瑜(华南理工大学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为兼职教授。

六、学生工作与共青团工作

紧扣立德树人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围绕“双引领三融合”(2+3)模式,以创新思维践行“五大工程”,提升“材优干济”品牌建设,彰显“怀材抱器”育人理念。“我的家乡我来说”,荣获教育部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在校内外各类媒体上发布新闻稿件150余篇;创新成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聘任青年教师担任兼职团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体竞赛,获奖人次达406次,其中国家级11项,省、校级7项;4名本科生发表SCI论文和获得发明专利;组织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共计7509.5小时左右,合计1500余人次,达到人均年服务时间5小时;本科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8.1%,实现目标就业率。7名政工干部承担各类教研项目4项,获奖励荣誉5人次,发表论文3篇。

七、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

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做好学院各类资产采购,实行网上登记、审核,保证帐物相符,明确领用人和保管地点。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报废等手续。

八、国际化工作

邀请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Douglas MacFarlane院士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并聘为我校“黄山学者”特聘教授。邀请日本SPS著名专家川原正和来校指导研究工作。派出30多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进行交流和合作。成功举办了中-澳-韩三方先进纳米材料与器件研讨会和成功主办2017年核能材料与加工制造国际研讨会。

九、学院运行

全年学院运行平稳。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各项管理规定,积极落实、督办学校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强公务接待规范化管理,实行公务接待审批和接待清单制。对材料楼的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专人负责学院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安全责任体系。进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认真开展实验室安全大检查。实行节假日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

(5)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单位职工数

152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等相关工作

1.抓好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做到理论学习师生全覆盖。

2.抓好基层党建,履行主体责任。学院党委召开21次党委工作例会、党建工作推进会,布置、检查和督促各党支部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电气系党支部的《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切实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的党建工作》入选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工作案例。1位党员教师获“2016年度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全省10人),1位党员教师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安徽省三等奖,1位党员教师《我的党员证》获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征文评选一等奖,1位党员教师获评2016-2017学年“安徽合力”立德树人奖教金,2位党员教师分获学校“欢庆党的十九大 我看高教新变化”演讲比赛一等奖、三等奖,3位党员老师分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

3.抓好党风廉政,做到廉洁自律,有效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4.抓好宣传工作,统一师生思想,把全院师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5.抓好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切实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6.抓好群团统战,着力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学院内涵建设。

二、教学工作

1.圆满完成2017年度招生工作,荣获校招生工作组织奖。

2.规范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过程,按时落实且保质保量地执行2017年度教学执行计划(含宣城校区),按时准确地提交成绩;

3.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验班获批招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受理;机器人专业通过学校新专业申报论证会。

4.新开设公选课程《创新工程实践B》,持续开设就业创新与创业类公选课《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

5.2013-2016年级学生,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每百名学生获奖率达4.8%,2015级竞赛获奖人数占该年级人数18.1%。

6.荣获2017年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一名和二等奖一名,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一名。

7.组织教师36人参加各类教学交流会议,发表教研论文7篇。

8.完成2017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核实汇总等工作。

三、科研工作

1.截止2017年12月25日,我院科研到账经费3318.0758万元,其中纵向到账经费1831.1518万元,横向到账经费1486.924万元。我院新增纵向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新增企业委托项目85项。

2.2017年,我院有6位老师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并获得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申报数和获批数在学校名列前茅。

3.2017年我院发表高水平SCI 1-4区论文76篇(已收录67篇);授权发明专利53(其中有10项在中国专利查询网可查询到或者教师提交了“授予专利通知书”)项。

4.2017年7月,在我院积极推动下,围绕多年产学研合作基础,我校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协议,并于2017年10月正式向教育部申请联合培养博士专项指标。

5.徐科军负责的“抗强振动干扰的数字式低功耗两线制涡街流量计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

1.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管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于2017年7月揭牌,同时召开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和建设委员会会议,对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科学规划,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获得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相关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变更和政府审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由电气学院牵头,申报了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点;申报了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授权。

4.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制度健全,质量过硬,非全日制研究生硕士论文全部盲审,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中优良率在85%以上。

5.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比例90.22%,博士研究生资助比例98.59%。国家奖学金硕士生获评16人,博士获评4人。

6.切实有效推动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20场,向学校提交参赛论文110篇,占学院研究生人数比例23.66%,4篇获奖。获校十大科技标兵1人。

7.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分别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七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特等奖,合肥工业大学第十一届ican 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天长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建行杯”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金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五、人才与师资工作

1.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工作,实施“猎鹰计划”、“携英计划”、“优青培育计划”,引进与培养并举,今年引进双聘院士1人。新进教师7名,其他有意向来院工作的(有些已经通过试讲)海内外著名大学毕业博士、博士后6名。

2.有2位教师申报了青年长江、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虽没有成功,但表明这几年的师质建设已出现了好的态势。

3.新增教授2名,副教授5名,新增博士生导师4人。形成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电气与控制方向队伍。

4.六位教师先后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六、学生工作与共青团工作

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开展教育活动180余场。发展党员82人,转正77人。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约谈重点关注学生520余人次;精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惠及1640余人次,开展逾期还贷催缴工作;承办专场招聘会119场,协助206家用人单位开展招聘工作,本科就业率96.25%,研究生就业率100%。全体政工干部8名,本科班级全部配备班主任、班导师。重视团建工作,团学组织机构健全,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团建育人优势,积极开展理论学习9场,文体活动70余项,社会实践30余项,志愿服务86次,科技创新活动5项,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纵向党支部建设,创新支部建设格局,提升支部活力;国际iCAN竞赛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捐资奖学金扩大学生受奖受助面;创建学院微信公众号,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

七、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

1.规范学院经费使用管理,增强经费使用透明度,严格执行学校财务制度和《电气学院经费使用及报销管理规定》。

2.学院所有经费均在学校财务统一管理,无利用学校资源创收、违规自行收费、设立“小金库”等情况。

3.积极督促教职工报账、学生按时交费,及时清理借款、压缩暂付款。认真做好绩效津贴补贴自查自纠工作。

4.做好学院经费预算编制,经费使用合理,预算执行较好,使用效益较高。

5.加强资产管理,严格资产管理程序,实行资产动态管理。认真做好资产设备的维护,资产使用率达98%。认真做好资产报废工作,2017年办理资产报废2399台件,资产总额892.3万元。

6.做好学院行政办公用房自查自纠工作和公房资源调节费各项基础数据核算工作。

八、国际化

1.共有7人次国外学者到我院进行合作科研、讲座讲学。

2.11位老师、2名研究生前往加拿大、美国、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12人次。

3.教育部创新引智项目基地(“111计划”)建设与运行效果良好。基地专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特聘教授”张榴晨深入参与到学院的学科和科研建设工作中。

4.4位老师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进行为期3个月~1年的学术访问。

5.1名本科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进行深度体验。

6.4名博士生分别到雅典国立理工大学、新布伦瑞克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等国家进行联合培养项目。

7名国际留学生在我院学习。其中,在读博士生4名、硕士生1名、本科生1名、预科1名。

九、学院运行

1.认真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决定,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进一步完善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外派挂职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等3个制度文件。

2.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成立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工作督察组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电气学院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实操演练,增强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和防护意识;开展安全大检查 10余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学院日常管理,各类文件、信息及时流转处理,文档管理规范。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及时向学校报告重要信息。加强学院机关效能建设,实行公务接待规范管理。编印了学院2016年度年鉴和学院宣传画册。

4.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在校乒乓球赛、演讲比赛、教职工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5.认真做好送温暖和扶贫工作,增强学院凝聚力。看望慰问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近30人次,扶贫捐款14730元。

6.坚持教代会制度,积极征集处理教代会提案和反馈意见,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7.2017年学院无负面清单事件发生。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单位职工数

197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院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具体措施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院197名职工无规违纪行为发生;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周召开1次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加强教师课堂思政、科研思政学院和网络宣传媒体平台的管理引导,2017年在学院和学校网页发表各类宣传报道稿270多篇;重视对离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及时对学院孤寡困难退休老职工提供帮扶,做到“六必访”;注重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主动听取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积极作用;定期召开学院二级教代会,充分发挥工会、二级教代会作用。2017年院党委通过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把握方向、政治引领、保证监督、凝心聚力、服务师生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建设和发展。

二、教学工作

在山东参加了30场招生咨询会,走访了17所重点中学,被评为招生优秀工作组;规范制定2015版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与之相符;按时落实教学执行计划,按时提交成绩及相关附件材料;开设了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机器人技术、智能车控制和电子创新实践等创新创业课程;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34项,包括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一等奖,RoboCup世界杯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暨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学生获奖率为25.8%;资助教师外出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议和培训100多人次,在校内组织40余场教学沙龙和座谈会;全年无实验室安全事故和教学事故。

三、科研工作

组织专家对我院教职工提交的2017年度基金的申报书进行审查,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学院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资助,其中1项重点、6项面上、6项青年、1项优青、1项杰青,总直接经费和项目数在全校学院中位居第一;吴信东教授研究团队获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汪萌教授、洪日昌教授获2017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到目前为止到帐经费共3452.6万,其中横向842.6万、纵向2610万;2017年学院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软著49项,申请发明专利37项;2017年学院教师、研究生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国际国内会议论文30余篇,在校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2篇,进入SCI、检索的论文已有80余篇,其中JCR 1区论文17篇,JCR 2区论文34篇;

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

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参加了一流学科“管理科学与智能制造”的申报工作;招收全日制学硕130人、专硕107人,211及以上生源85人,占比37%,硕博连读生4人,比例为2.3%,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53人;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优良率100%, 15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参与竞赛项目共获荣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0项;严格审核学位论文,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集中答辩;圆满完成了博导和硕导的遴选与审核工作,开展新导师的培训工作,完善导师指导质量的监督办法;无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方面的重大失误。

五、人才与师资工作

汪萌教授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洪日昌教授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入选2016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任福继教授入选日本电子情报通讯学会院士(IEICE Fellow);汪萌教授入选“科睿唯安全球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7年度引进黄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聘请顾问教授陈鲸院士,新增黄山学者特聘教授(非全职)3人,引进副研究员2人,师资补充4人,脱产博士后进站3人;2017年度获批安徽省引才平台奖补项目;现有师资中新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6人;1人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六、学生工作

围绕立德树人,不断完善学院思政教育计划,深化“十九大”、中央高校思政会议及校八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推进“聚魂励行”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强化学生“党员e家”基地与“思e学社”理论社团建设,形成全方位的学院学生工作制度汇编。强化党团引领,开展“青春献礼十九大”“两学一做”、“一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团省委书记李红出席参加学院团日活动,党支部特色工作2项入选教育部“两学一做”典型工作案例和风采展示,1个支部获省“共青团员先锋队”称号。新增学院社会捐资奖学金1项,评定国奖助111万、社会捐资22.3万,开拓勤工助学岗137个;就业率98.02%,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成功干预重度危机6起,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促进融媒体宣传,拓展新媒体内容,开设“e心向党”微信专栏,设立班级文化建设微信公众号,总浏览量35万余次。省级以上科技类获奖133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56项,2017“挑战杯”中获一、二等奖各一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全国创新创业年会中获“最佳创意项目”奖和 “我最喜爱的项目”奖。辅导员获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先进个人1名、省职业技能二等奖1名、校职业技能一等奖1名、校讲课比赛三等奖1名,发表工作论文4篇。

七、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

学院严格遵循“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公房管理、各类经费使用管理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执行促进学院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遵循“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稳妥性、重点性、透明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原则,结合学院的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实事求是编制2018年度部门预算实施方案。资产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及时登记、入账、检查、核对,保证帐物相符。利用学院搬迁契机,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老旧坏损设备和家具进行清理并申请报废。

八、国际化

国家“111计划”老人福祉信息科技创新引智基地及国家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进展顺利;获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对外合作项目一项;一名同学顺利通过学院牵头执行的“HFUT-UTS合作研究学位(双博士学位)计划”;与日本会津大学开展国际合作,支持双边教师、学生交流互访。2017年师生出国(出境)交流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7人次,出国进修11人。招收留学生8人,毕业留学生1人,目前在读留学生14人。

九、学院运行

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各项行政管理决定,积极落实、督办各项行政工作任务,确保政令畅通。学院整体搬迁工作安排有序,完成良好。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各司其职,责任到人机制。多次组织全院各单位开展防火、防盗、水电、实验室及搬迁工作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于自身无法整改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处理。学院未有违反学校综合治理规定情况,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学院机关积极做好学院办公及后勤保障各项工作;做好各类档案和文件归档、数据统计上报工作;认真做好新闻报道和信息传送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泄密事件,未有紧急重要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等情况。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单位职工数

188

1.党建与思政工作:院党委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党建各项工作要点和任务,发挥领导、监督和保障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校第八次党大会提出的“坚定方向 坚定信念 坚定团结”的总要求。学院党政班子认真履行责任,严格遵循校院各项制度,党委成员能深入各系指导学习和业务活动,过双重组织生活,每学期平均每人至少3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全面履行年初签订的责任书,落实 “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一岗双责,带头签订廉洁从政承诺书,坚持年度述职述廉。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规范学院和师生的依法治教治学行为。能够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遵循校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审批、申报和台账制度。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履责纪实。扎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召开多次党委、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检查督导“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况 。落实校院方案中“学、做、改、融、建”各项措施,基层党支部及党员坚持做到“十个一。每人撰写4以上篇心得体会;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和质量,做好分党校的党员培训教育工作;按时收缴党费并公示。涌现出汪莲等多个师生先进人物事迹;2014级本科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两学一做”风采展示优秀奖。贯彻落实校八次党代会精神和目标任务,制定了贯彻执行的方案。召开全院大会学习贯彻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六着力”,“六个加强”。全面开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开展了喜迎并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制定落实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十九大精神,开展学习宣传活动30场次,党员师生撰写了两篇学习体会,做到了全覆盖。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院党委召开多次专门会议,研究落实校党委关于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工程任务,制定实施了《土木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土木学院大学生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等。要求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率先做“四有”教师,向费业泰、黄大年等先进榜样学习,对学生实施“五大工程”,“八个计划”教育措施。规范开展工会、职代会、团学、统战、离退休人员工作;健全完善各项制度50余项;重视开展学院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认真开展学院网页、学生社团期刊、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事项的规范化管理,落实“一会一报”制度,落实课程督导和听课制度。发布各类宣传报道30余项。

2.教学工作:重视教学并召开十几次专门会议研究布置教学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及9个本科专业能力一体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完善 “一体化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管理办法,完成教学过程管理自查工作;填报完成2017年度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数据平台数据;顺利完成建环专业国家评估工作,获批有效期5年;完成测绘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专业评估认证的前期申报工作并顺利通过初审。修订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学习管理办法》,与9家大型企业新建“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修订和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学习管理办法(第五版)。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办“第一届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分区赛(安徽)”、第一届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本科综合组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参与学生数达500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省级大学生竞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获优秀2件,良好5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7年立项获批国家级项目6件,省级项目21件,校级项目50件。获全国测绘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三等奖2项。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教材1部,新编专业教材6本。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9项。其中,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重点教学研究项目3项,教坛新秀1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4项。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了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暂行规定、安全检查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实施了各实验室周自查、学院与实验中心月查的制度,发布《安全检查简报》。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大力支持。实验中心完成全校125门课、84096人•时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完成全院230多名研究生约3720人•时的公共实验教学任务。另外,开展了30余项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企业项目。完成了2017年度“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包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测绘工程实验本科教学基本条件分别为168万元和68万元。获批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3个,资金约750万元。获批校自制仪器项目3项,全校排名第二。

3.科研工作: 科研经费规模稳定增长,质量大幅度提升,我院的科研经费总量保持较大规模,截至2016年12月04日,纵向项目立项48项,合同总经费2145.1万,纵向到账经费1658.8093万;横向项目立项96项,合同总经费为2391.672万,横向到账经费总计1459.729万。纵横向项目到账总经费3118.5383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突破,共立项15项、其中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6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直接总经费668.9万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突破,主持课题2项,参与1项,总经费1074万元。获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继续取得进展,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论文、专利和获奖等取得新进展。SCI论文发表发表SCIE论文104篇,EI论文100余篇,国内期刊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申请发明专利2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2017年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4.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完成了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白皮书。结合学科前沿需求,国家、行业、地方重大需求以及学科建设,凝练了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先进钢结构技术与建筑工业化、岩土及地下工程灾害与预防控制、污水处理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与安全技术五个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建立了支持一流学科发展的环境耦合加载实验综合平台,安徽省先进钢结构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桥梁结构安全监测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平台。学院全力组织人员以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基础,申报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完成了土木工程、力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的学科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专业评估。测绘工程专业申请专业认证通过。完成了我院2017版学科建设白皮书。

重视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本年共十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进行了招生,录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5名,其中原211及以上学校考生共有107人,占录取考生比例46%。录取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名。2017级博士研究生入学17名。修订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制度,加强了研究生论文质量监控,实施了《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和审查的有关补充规定》,强化了研究生论文盲审抽查制度,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名额分配实施办法、博士生导师招生名额实施办法。研究生教学中,全面落实学校“以能力为导向”的土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修订和优化了17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整合了教学与科研实践的一体化程度。开展博士中期检查答辩、博士和硕博生开题报告答辩,严格执行校院相关规定。认真组织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提交学术论文80余篇,获校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与校外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2017年获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

5.人才与师资工作: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优化队伍结构,制定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实施引进人才和服务人才的工作举措和配套服务机制。结合教师分类管理、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分级等措施,不断优化配置7个系的师资结构,高职比例从2016年的68%提高到73%;具有博士 比例从2016年的68%提高到76.7%;扎实开展教师分类管理和团队建设工作,制定了教师分类管理和团队建设的实施办法,本年度共组建了10余个教学科研团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引近兼职顾问教授(王浩)1人,兼职教授4人,入选“青年学术团队能力提升计划”3项;获批欧盟地平线2020居里夫人学者人才计划项目1项;以我校为主持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扎实开展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完成了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师资培训有400多人次。认真按照学校规定开展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所有新进教师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对新进青年教师落实“导师制”,选派8名青年教师分别开展了国内外访学,3名教师开展博士后研究、4名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及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占专任教师比例的9%;组织开展院校教学基本功比赛的预赛、复赛和决赛工作2位教师进入学校决赛。获得省级教坛新秀1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4项。获全国测绘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

6.学生工作: 修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2015版》,制定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学院大学生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等制度及教育方案20多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0余项。学院辅导员撰写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工作学术成果1项,主持校级学生思想教育专项研究项目4项,主持心理健康教育专项项目3项;获全国高校网络文化作品评选二等奖、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秀指导教师等校级以上表彰11人次。做好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500余家用人单位,新建就业实习基地12家,接待用人单位381家,本科生就业率97.38%,研究生就业率98.42%。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获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1个、百佳实践团队1个,安徽省优秀团队1个,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银奖;获校一二九文艺汇演特等奖、运动会合肥校区第一名、心理情景剧大赛特等奖、广播操比赛特等奖、斛兵杯体育文化节特等奖、校纪校规暨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毕业生足球赛男子、女子冠军等校级以上奖项40余项。圆满完成第二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作论坛、第三届学校大学生校纪校规暨安全知识竞赛等会议及活动的组织工作。本科生、研究生心理普测率100%,成功干预5起心理危机事件。新设“中安同济建设奖学金和竞赛资助基金”和“合工大土木77级校友奖学金”,合计金额310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无安全稳定及责任事故发生。

7.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人负责国有资产的全面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执行、审核报销的内控审批制度。认真做好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注重资产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全面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国有资产普查登记、报废处置工作。国有各类资产使用良好, 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帐实相符。严格执行学校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台账制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稳定工作,制定实施了安全生产及大检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等制度办法方案,召开了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稳定工作会议8次,做到了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对产生安全隐患的人和事及时处置。开展了多次安全演练、培训活动。落实日常安全巡查制度,及时整改有不规范、有隐患的各类问题20多项。

8.国际化:严格执行学校有关因公、因私出国(出境)的管理审批制度。组织邀请境外学者来院开展学术交流与教学科研活动5次,选派教师到英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地开展学术交流30多人次。教师学生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国际级期刊杂志的编审工作60余项次。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计划”1项,组织落实了选派教师公派出国外语进修(5人),以及出国(出境)访学进修人员的派出8人,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2017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土木工程),我校世界排名101-150名,中国高校排15名。

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化学与化工学院

单位职工数

112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等工作

1. 切实履行院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政负责人承担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全年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2. 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和党委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院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3. 通过专家报告、书记专题党课、院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观看系列微党课、党章党史竞赛、征文比赛、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及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完成16个支部的调整、换届改选及考评工作;4个支部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学院分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83名,发展学生党员60名,转正46名。

4. 重视并加强网络宣传,壮大主流舆论,校园网发布我院新闻报道123篇,名列全校前茅。学院工作被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安徽日报等宣传报道。

5. 坚持节假日走访离退休人员的传统,重点对高龄、重病或生活困难的退休老师进行慰问、帮扶。

6. 重视统战工作,党外代表人士参与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等重大问题协商和决定。

7. 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工会的作用,绩效分配、考核等重大事项经二级教代会通过后方可执行。组织撰写校八届四次教代会提案5件,获上次教代会优秀提案1件。面向利辛、灵璧县积极开展对口科技扶贫。

8. 组织教师参加“欢庆党的十九大,我看高教新变化”主题演讲并获二等奖。2人获“立德树人”奖教金。

二.教学工作

1. 本科生招生获“校级招生宣传优秀工作组”。参加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研究生招生咨询活动,积极宣传招生政策、学科优势和研究生培养特色。举办第一届优秀应届大学生夏令营,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

2. 做好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与宣城校区新办专业“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2017版教学计划的制定。主办了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研讨会。

3. 以化工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严格执行2015版教学计划。顺利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

4. 充分发挥院教学办、督导组和任课教师的作用,保证了教学执行计划的按时落实,教学计划无异动。

5. 继续在2016、2015级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Ⅰ和Ⅱ,实行导师制,学生撰写科研训练报告。获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重点10项、校级22项。

6. 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每百名学生获奖率4%。其中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7.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共计22人次参加高校化学化工课程论坛、安全培训会、高校有机化学教学研讨会、高校化工设计教师培训班、Aspen Plus软件中级培训班、化工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等。

8. 及时上报试卷、毕业论文、毕业生信息、教学基本数据采集等各种教学数据信息。教师准时提交成绩。

三.科研工作

1.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总经费282.98万元,到帐156.79万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

2. 获批“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召开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

3. 以我院教师为第一完成人,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4. 纵向项目新增23项,到账经费1085.5152万元,增长17.4%;横向项目新增39项,到帐经费652.22万元,到账总经费1737.7352万元,比上年增长26%。

5. 发表SCI论文117篇,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均发表1.6篇。代表性成果发表在JACS, Chem, Nano Energy, Appl Catal B-Environ, Macromolecules, ACS Sustain Chem Eng等国际一流期刊。

6.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1项,人均0.5项;其中约1/3随横向合作项目的开展在企业得到应用。

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

1. 211以上学校硕士生生源比例为18%。硕博连读生比例55%,高于去年25%。

2.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量为4人。

3.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严格执行课程进课表、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检测及盲审、集中答辩等措施。1名研究生获“第十二届全国研究生环境论坛”一等奖 (共5名)。1名研究生获评校“十大科技标兵”,1篇论文获二等奖、2篇论文获三等奖。

4. 盲审论文中97%结果反馈优良。硕士生论文校、院两级盲审比例达到34%。

5. 完成“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价为B (20–30%),比上一轮(38–47%)有明显进步。

6.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加强了导师遴选、复审工作。新增博导1人。

五.人才与师资工作

1. 引培结合,加强团队及平台建设,旨在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进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

2. 新引进黄山青年学者1人。

3. 1人申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申报“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申报优青。1人获批安徽省第七批“百人计划”; 5人获批安徽省2017年平台引才资助奖补。近3年获批安徽省百人计划共4人。

4. 取得学校支持,对两个青年团队分别资助100万和200万平台建设费。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 (国外5人,国内1人)。1名教师获第十七届安徽青年科技奖;1名教师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复赛二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5. 新引进博士8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4人。

六.学生工作

1.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修订完善推进学院2015版学生思政计划,有序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50余场。

2. 修订并落实《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细则》,低年级早操晚自习稳居全校前三名。

3. 举办职业发展指导等系列活动15余场次,7名本科生荣获2017年度校“十佳大学生”。

4.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健康普测率100%,成功干预5起心理危机事件。

5. 修订就业资助管理办法,新增学院“远东助学金”、“圣达助学金”,完成企业捐资助学金的评选、发放7.1万元,学生获资助25人。

6. 本科生就业率为98.6%,研究生就业率达99.3%;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400余人、企业70余家,组织近20名学生参加企业实习。

7. 辅导员参加部、省级培训5人次;获校辅导员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校共青团干部主题团课比赛三等奖1项;学生活动获校优秀组织奖4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班主任管理办法健全,工作成效显著。

8. 扎实推进学院共青团改革,召开学代会、团支部大会,开展主题团课,基层团支部发展团员26名。

9. 开展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合格共青团员”、“一学一做”等主题团日活动,获校“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和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各1个;1人获校优秀团委书记。

10. 获2017年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合力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校内选拔赛三等奖1项、安徽省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三等奖1项、安徽省“双百”大赛优秀奖1项。“三下乡”实践获校“十佳”实践基地、“十佳”摄影作品、“优秀实践标兵”、“优秀指导教师”各1项;1支“三下乡”团队荣获2017年全国“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报道奖。

11. 成功主办合肥工业大学第十五届灯笼节、校第十二届化学知识竞赛。春风社在校青年志愿者行动表彰中,包揽优秀组织奖、优秀项目奖、先进团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者和先进个人6项荣誉。

七.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

1. 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院定的院长基金管理方法和学院奖励实施办法等,合规合理使用各类资金。

2.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预算执行及时规范,杜绝违规使用和浪费,使用效益显著。

3. 加强对国有资产转移、交接和报废规范管理。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55台件,总价值1110.2万元。

八.国际化

1.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Dan Shechtman教授受聘我院客座教授。邀请10名国外知名教授来院学术交流。

2. 2017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已到帐经费41.39万元。

3. 1名2015级本科生在美国高校学习。

4. 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Eric教授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2门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

九.学院运行

1. 完善学院制度建设,制定或修订11个规章制度。实行党务、院务公开,确保政令畅通。

2. 制订“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印发安全规章制度汇编,建立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强化实验室安全卫生日常检查,确保安全稳定。

3. 学院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及时向学校通报和反馈重要信息;按时报送各类工作计划总结和各类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做好各类档案和文件归档、统计上报工作。

4. 无失泄密等事件发生;无违反学校综合治理规定;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火灾等;无紧急重要信息迟报、漏报、瞒报情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单位职工数

66(含新补充师资)

一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党政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六项纪律”及“八项规定”,没有违规违纪现象。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学习教育11次,专题党课和校内外宣讲23次,主题教育活动13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7个支部完全达标,4个支部基本达标。组织9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报告4场。每月固定一天为“党员活动日”,在建“党员活动室”。

全年新发展党员50人,转正党员57人;先后举办2期党校共6个培训班,培训预备党员449人、发展对象79人、积极分子91人。圆满完成了校党委组织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督查工作。

参加省委高校意识形态调研2次并提供书面材料;对教师意识形态培训,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关注课堂政治纪律,班子成员听课42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反宗教渗透。

制定并实施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管理、党支部建设实施细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评议等实施方案。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与师生党员谈话51人次;开展各种调研和座谈会5次。

在学校和学院网站发表稿件70余篇。在校报发表稿件10余篇,组织100名学生参加安徽省电视台《理响新时代》节目制作共8期。建立学院微信公众号,发表稿件101篇。改版学院网站。

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创建文明校园,为学校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做出应有贡献。

两个党支部特色活动获学校立项;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各项文体活动。

二 教学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横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合肥校区-宣城校区”的85门课程的繁重教学任务,开设公共选修课17门,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为100%。

细致组织本院专业招生宣传,思政专业的第一报考志愿比例大幅提升;学院派出4位教师协助招办奔赴内蒙进行招生宣传,工作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团队负责人获评优秀个人。

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方案》以及学校评建工作安排要求,成立学院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规范各教学环节,扎实做好本院的自查工作。

精心落实教育部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各项任务:听课指导15所高校19位教师的思政课,听课感悟在《中国教育报》刊发。提炼出本校思政课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合肥工业大学:以精细化过程管理提升大学生获得感》,形成调研报告《合肥工业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调研报告》报送教育部;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教学展示活动,我院参赛教师获评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

建立了本科思政课的过程管理及考核网络平台,建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室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思政课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大为提升。

协同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十九大报告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的集体备课会和专题研讨会,举办大学生讲《形势与政策》公开课展示,推进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组织开展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创意报告竞赛”和大学生首届道德情景剧大赛;推广的“微小说教学法”引起学生对思政课的浓烈学习兴趣,获得安徽省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

持续推进课堂教学、课程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统筹的教学改革工作,组建了20余支暑期思政课主题学习实践小分队“三下乡”,形成一批优秀微视频和社会实践报告并获奖。

15人次参加安徽省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活动。学院教师分别获安徽省“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三等奖、安徽省首届创业培训教学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省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

指导2项国家级、4项省级、12项校级的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思政专业在“2016-2017年马克思主义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类属5★级,进入前5%。

连续第三年获批教育部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项目。

三科研工作

获批教育部示范马院团队、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等项目32项,到账经费156.6万元。

成立合肥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与安徽省委党校合作共建安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在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服务平台”。

获省社科联重点学术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11部,其中青年教师的3部。

向各级部门单位提交决策咨询报告近20份,获省社科联应用对策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四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在231个参评单位中,进入前10-20%,与22个博士点单位(2家全国重点马院)并驾齐驱,位列38家博士点单位(1家全国重点马院)之前;精心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与省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研究生招生质量稳中有升,211以上学校硕士生生源录取比例高于全国同类高校硕士点。

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诸环节,突出理论武装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奖,全国“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优秀调研课题、最美学员和优秀实践队员。

举办近20场校内外学术交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或活动全覆盖。获科技标兵1人,学术交流年会论文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实行开题答辩、预审、“双盲”评审对硕士研究生的全覆盖。学位论文学校盲审优良率为75%。

导师参加国内外高层论坛15人次,并做主题发言,与兄弟高校进行学术交流46人次;应邀赴外校和邀请来本院做学术讲座37人次。成功承办全国高校第28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五 人才与师资工作

着力支持3名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脱颖而出;新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荣登央视《法律讲堂》;聘任2位著名教授为学院顾问,物色到有意愿来我院工作的2名高层次人才,目前已进行多次沟通洽谈;聘请思政课特聘教授9人。

在学校通过拟补充师资5人,现已报到入职1人;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青年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新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3人,赴国内外高访圆满结业2人、新派1人,参加教育部、安徽省培训14人次。

六 学生工作与共青团

成立学生理论学习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办宣讲报告和实践活动45场,4000余人次参与;主办“厉害了,我的国!”学生公开课展示活动;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项目获批立项实施。

协助处置“口袋党员”和“逾期转正党员”各1人;完成5个学生党支部重新调整组建工作。

组织实施“三下乡”省级团队2支、校级团队15支,开展理论宣讲20场,形成调研报告17份、微视频50个,获评校级“十佳”团队、宣传报道、调查报告、摄影(DV)作品,以及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践标兵;获评“2017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1支。

获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57项;辅导员参加心理培训6次,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3次,承担心理普测主试和心理健康必修课教学,心理约谈5人,干预处置危机事件2起;妥善处置学生因病去世1起;做好文法学院学生过渡期的管理教育工作。

实现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发放临时困难补助43人次,累计9700元;认定评选各类奖助学金119人次,申报勤工助学岗位50余个;争取校友捐资增设“龙举奖助学金”15万元;参加资助育人主题活动获奖3项,连续七年贷款毕业生无一人逾期还款。

联系用人单位来院招聘5场,举办职涯辅导报告5场,毕业生就业率达95%,就业质量提高。

理论宣传文艺作品,在省首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纪念“一二•九”运动汇演中反响良好;承接全国“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全校“一二·四”国家宪法日宣传等活动。

七 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

贯彻执行学校财务规定和学院经费管理使用规定、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等内部控制制度。

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思政课专项经费执行率超90%,使用效益优秀。

完善学院固定资产登记和报废工作;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规范。

八 国际化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扬中国文化上做文章,3名教师在国际会议上宣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1名学生赴美参与孔子学院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扬事务。

九 学院运行

制定完善各类制度51项,形成学院综合管理制度体系,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稳定教育与管理到位、有效。

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完成了学院屯溪路校区办公用房的腾空工作。

协助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服务平台”;建立学院“党员·教职工之家”。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为利辛、灵璧贫困县捐款的活动。主动慰问和帮助困难教职工。

经济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经济学院

单位教职工数

70

一、党建思想政治与管理工作

1.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学习,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等财经纪律;加强了党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本年度学院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

2. 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学院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扎实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和教工支部双周三政治学习制度。

4. 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守舆论阵地、弘扬先进文化。学院党委推出了“为党旗增辉”系列报道,对近年我院先进典型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5. 坚持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教工党支部的制度,加强了基层党支部建设。

6. 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注重发挥学院工会和教师大会的作用,认真做好各类慰问帮扶工作。

7. 扎实做好党组织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人才培养工作

1. 完成本科生年度招生计划,获得学校招生工作组鼓励奖和个人优秀奖各1项。且制订了《经济学院中长期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8-2025)》。

2. 成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管理,教学过程与2015版教学计划完全符合。对包括国际合作办学在内的教材进行严格审查,且制定31门英文课程教学大纲。全年无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无教学事故发生。

3. 年度双创教育与学科竞赛成绩喜人。不仅专门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而且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5项、校级23项。另有3项国家级、5项省级、23项大学生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全年获省级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奖6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共53项。

4. 刘晴老师获得2017年安徽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组三等奖。高玲玲老师获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全省高校“欢庆党的十九大,我看高教新变化”主题演讲比赛中一等奖。先后有13人次参加重要教学研究会议。学院出台专门政策资助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举行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5. 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今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总决赛中我院学生分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我院学生双双获得学校年度最高分。与此同时,利用国际合作办学的预算资金,在全校组建10个国际合作办学教学团队,每个团队均要求有授课丰富的外籍教师参与。

6. 省级重点质量工程项目金融工程(网络金融)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项目、国际贸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在质量工程项目的资助下,2017年出版高等院校经管类“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另已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出版《会计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三本专业教材。发表教育类C刊论文1篇。

7. 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顺利通过学校专家组验收。建成由录播系统、大屏显示系统、高清投影仪等设备构成的MOOC教学平台及“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平台”。面向全院教师完成彭博数据库、国际贸易实训平台的大屏操作、录播系统操作、外贸综合实训软件的培训工作。

三、科研工作

1. 制定和实施科研激励新办法《经济学院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期刊目录》。

2. 召开学院2017年度科研工作会议,对学院年度科研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

3. 全年以一作或通作共发表或录用各类论文98篇,其中SCI/SSCI/EI论文15篇,CSSCI论文52篇(其中校定核心7篇),与2016年相比,SCI/SSCI/EI论文数增长25%,CSSCI论文数增长79.31%。

4. 全年新立项纵横向项目53项,总合同经费500.2万元,总到账经费358.45万元,与2016年相比,立项项目增加18项,增长率51.4%,总合同经费增长33.6%,总到账经费增长24.3%。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3项,总合同经费277万元,总到账经费185万元,与2016年相比,总合同经费增长638.67%,总到账经费增长503.49 %。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总合同经费305万元,总到账经费207.8万元,与2016年相比,总合同经费增长234.6%,总到账经费增长201.79%。

5. 成功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17数据包络分析学术会议暨台湾生产力研讨会”以及“中国效率与生产率研讨会”,并成功获得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2018中国年会的主办权。

6. 全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及青年新秀进行学术交流、讲座45场次。学院教师参加澳大利亚中国经济研究学会(CESA) 2017年会、中国留美经济学年会(CES)2017中国年会、中国经济学会2017年会、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智库论坛等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交流年71人次。

四、学科与研究生工作

申报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已公示。

制定“十三五”期间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和建设计划。

3. 研究生2016版教学计划实施,基本实现学院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

4. 成立MF金融专硕中心,制定金融学专硕学位点非全日制招生方案。

5. 积极准备2018年金融专硕学科评估,新签署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实习实训基地4家。

6. 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管理、学科建设中没有出现过任何重大失误。

五、人才与师资工作

1.全年共收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求职简历40余份,完成20余人次的博士试讲工作;全年共补充5名国内优秀博士(已报到3位)、引进1名优秀博士(副研究员)。

2.本年度5位教师实现职称晋升,其中1位晋升正高职称,4位晋升副高职称。此外,全年共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高级别教学培训与学术交流会议71人次。

3.吴华清教授申报的2017年国家外专局“学校重点聘专项目”(美国范德堡大学的 Cliff.J Huang 教授)已经获批。另外,吴华清教授等六位老师分别申报了2018年国家外专局的诺奖校园行、校聘特专、海外名师、校聘特专项目。

4.补充了2名国际合作办公室人事派遣岗位人员。

六、学生工作

1.严格执行2015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以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覆盖全体本科生,成立“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荣获2017年军事训练“综合评比先进单位”、“军容风纪优胜单位”;1名同学获得校十佳少数民族大学生荣誉称号,1名同学获得校十佳寝室长称号。

2.组建经济学院学风检查委员会,获校第二十六届广播操比赛一等奖。

3.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心理普测及普测后约谈工作,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主动发现并成功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6件,全年无心理责任事故发生。

4.制定《合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暂行)》,完成首届、第二届奖学金评选工作。设立“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新东方奖学金”,两年奖金共计10.3万元。截至12月1日,学院贷款逾期人数由去年同期38人减少为34人。

5.截止2017年8月,2017届经济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05%,读研比例为25.6%,高达94.5%的同学被985和211工程大学录取。

6.在本科生各年级推行班主任工作制。1名辅导员获得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比赛二等奖、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荣誉;1名辅导员荣获第二届“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个人优秀组织奖称号、校第三届“互联网+”大赛银奖指导老师;1名辅导员学术论文被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收录。

7.团学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制定《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组织换届办法(试行)》并成功完成换届工作,效果良好;开展第五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经世济民”班;指导团支部按要求开展“三会两制一课”,落实从严治团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中国青年网、《江淮晨报》、《安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优秀组织奖”荣誉。年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特等奖3名、一等奖2名,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第七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支团队,2017全国大学生市场分析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一支团队,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第二届“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一等奖3支团队,二等奖15支团队,三等奖8支团队。

打造大学生“经济文化节”、“经济大讲堂”、班级情景剧展演、“经世济民”理论研习社等团学活动品牌;获校“一二•九”文艺汇演二等奖,校秋季运动会学生B组女子总分第一、男子总分第二,团体总分第一,校女足联赛季军,校3v3女子篮球赛亚军,校乙级篮球联赛亚军,校新生杯足球联赛冠军。

七、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

1. 加强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及《经济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细则》、《经济学院资产管理员职责》等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资产管理规范有序。

2. 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全年无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3. 按学校要求完成了搬迁工作及资产移交工作。

八、国际化工作

1.强化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建设,完善合作办学协调小组运行机制,推出了合作办学外籍教师座谈会、合作办学学生家长见面会等多种制度性安排,确保了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的运行。组织起草以及修订了《经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办法(暂行)》等16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合作办学制度保障体系。

2.2017年合作办学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其中在福建、陕西等省份的录取线超过学校本部的录取线。

3.启动第一批赴克拉克大学深造学生的选拔工作;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拟于2019年开始招生培养;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已经达成合作意向。

4.本年度克拉克大学来校授课老师9人次,学院有7位年轻博士通过联合授课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双语以及全英文授课的能力。

5.本年度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2017数据包络分析学术会议暨台湾生产力研讨会”,并成功获得2018年中国旅美经济年会(CES年会)的主办权;全年共邀请海外著名专家来院学术报告与研究交流26人次。

九、学院运行

1.完成了学院大搬迁大建设,包括新办公楼楼层设计与装修、国际教育中心(IEC)的设计与装修、新实验教学中心的设计与装修。

2.对学院管理机构进行重组与优化,新成立国际教育(IEC)中心、金融专硕(MF)教育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学术交流中心,配备了兼职教师与行政人员,为学院师生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3.积极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了条块结合、点面覆盖的全方位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安全稳定工作做到无隐患;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日常管理,圆满完成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5.组织教师参加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全省高校“欢庆党的十九大,我看高教新变化”主题演讲比赛,高玲玲教师最终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喜获省一等奖。

外国语学院2017年度业绩简表

单位名称

外国语学院

单位职工数

148

党建与思想政治等相关工作

1.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组织全院师生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2.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及意识形态工作,认真抓学习促落实,把责任扛在肩上,采取有力措施,整体工作推进平稳有序。

3.学院党委牢固树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三责联动,各负其责;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坚持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和部署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学院发展的具体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

4.认真落实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工作,围绕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教学工作

(一)坚持教学工作在学院�